浪淘沙.怀归

漏永夜如年。拨尽炉烟。乍晴又雨晚秋天。

切切暗虫窗外语,欲断还连。寒色透重绵。

若个周旋。自家将息自家怜。

何日归来相诉也,月下星前。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怀归》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怀乡图景。

“漏永夜如年”,夜长似年,时间仿佛凝固,透露出一种孤独与等待的氛围。“拨尽炉烟”,暗示着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试图通过炉火来驱散寒冷,却只能徒劳地拨弄着已经熄灭的炉火,象征着内心的空虚与无助。

“乍晴又雨晚秋天”,描述了天气的变幻无常,晴雨交替,如同人的心情难以捉摸,也反映了季节的更迭,秋天的凉意渐浓。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切切暗虫窗外语,欲断还连”,窗外传来细小昆虫的低语,声音时断时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加了环境的凄凉感,同时也引发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寒色透重绵”,寒冷的空气穿透厚重的棉衣,直接触碰肌肤,形象地表现了深秋的寒冷,同时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若个周旋”,“若个”即“哪个”,“周旋”指来往、交际。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在寻找慰藉的过程中,感到迷茫和无助,似乎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或事。

“自家将息自家怜”,这句话直白而深刻,意味着主人公需要自我疗愈,自我关怀,体现了面对孤独和思念时的自我救赎意识。

“何日归来相诉也,月下星前”,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在月光下、星光前倾诉心声,表达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深秋夜晚的孤独、思念与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彭孙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客窗夜雨

寒雨太连绵。一抹江天。广陵钟断夜无眠。

何事秋声吹不了,长打窗前。酒后转凄然。

著处堪怜。故乡只在睡乡边。

好嘱梦儿归去也,片刻团圆。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杏花天.美人题红叶

安排秀句描秋思。正沉吟、湘毫欲试。

风前红叶轻于纸。薄命生憎似此。

堪惆怅、美人独自。碧云杳、佳期未至。

有情尽解相思死。消得银钩几字。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摘红英.客中闻卖花声

东风景。吹芳信。卖花声隔墙头粉。耽人恨。教人困。

赊得春光,为谁簪鬓。青儿嫩。红儿褪。

梦回蝴蝶难重认。情儿闷。心儿忖。

别来几日,玫瑰开尽。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红窗睡.舟泊庐山下寄吴尔世

薄暮江滨,晓竹寻烟见水面、渔灯三两。

香炉五老青冥上。正峰峰相向。犹记此中君独往。

料此后、云岩松瀑,依依梦想。

因风传语,道庐山无恙。

形式: 词牌: 红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