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复把元宵,等闲过了,算来告谁。

整二年三岁,尊前笑处,知他陪了,多少歌诗。

岂信如今,不成些事,还是无聊空皱眉。

争知道,冤家误我,日许多时。心儿。转更痴迷。

又疑道、清明得共伊。

但自家晚夜,多方遣免,不须烦恼,雨月为期。

用破身心,博些欢爱,有后不成人便知。

从来是,这风流伴侣,有分双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重新品味元宵,随意度过,算起来又能向谁诉说。
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在酒杯前欢笑的时候,谁知道他陪我度过了多少诗词歌赋。
怎么相信现在一事无成,只剩下空虚无聊时紧锁眉头。
谁能理解,是我的冤家耽误了我,耗费了多少时光。我的心越来越沉迷。
又怀疑在清明时节能与你相见。
只是夜晚独自一人,想尽办法排解,不必为此烦恼,只期待雨夜月光的约定。
耗尽心力只为换取片刻欢乐,以后的结果就让时间去证明吧。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风流的伴侣,命中注定要一起飞翔。

注释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吃汤圆象征团圆。
算来告谁:计算过去的日子,不知向谁倾诉。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或聚会场合。
陪了:陪伴,度过。
冤家:这里指亲密的人,也可理解为恋人。
心儿:内心,情感。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雨月:形容幽静的夜晚,常用于诗词中。
风流伴侣:指情感丰富,风流倜傥的伴侣。
双飞:比喻情侣相伴,如鸟儿双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渭老的作品,名为《沁园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复把元宵,等闲过了,算来告谁。"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在元宵节(即上元节或元宵节,又称为元夕,相当于现在的元宵节或情人节)平淡地度过,而过去的美好时光又怎样诉说呢?

"整二年三岁,尊前笑处,知他陪了,多少歌诗。" 这里描绘了与爱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那些欢声笑语和共赋诗篇的情景。

"岂信如今,不成些事,还是无聊空皱眉。争知道,冤家误我,日许多时。心儿。转更痴迷。" 诗中表达了对现实与过去美好时光的不信任感,以及对错失良机的惋惜和愁绪。

"又疑道、清明得共伊。" 这句流露出诗人对未来能否重续往日情谊的疑惑和渴望。

"但自家晚夜,多方遣免,不须烦恼,雨月为期。用破身心,博些欢爱,有后不成人便知。" 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即使不能长久,也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尽情享受那份难得的相聚时光。

"从来是,这风流伴侣, 有分双飞。" 最后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份美好的回忆和曾经的伙伴情谊的珍视,以及即便不能长久,也要承认这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总体而言,这首《沁园春》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段逝去时光中的爱恨交织。它不仅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和期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豆叶黄/忆王孙(其三)

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

小板齐声唱石州。月如钩。一寸横波入鬓流。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豆叶黄/忆王孙(其二)

晚妆新试碧衫凉。金鸭犹残昨夜香。

柳际风来月满廊。一双双。人对鸳鸯浴小塘。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豆叶黄/忆王孙(其一)

芰荷香外一声蝉。风撼琅玕惊昼眠。

刻烛题诗花满笺。小神仙。对倚阑干月正圆。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豆叶黄/忆王孙(其五)

玉箫风外一声清。粉面婵娟月对明。

紫府楼台夜不扃。羽衣轻。稳驾双鸾谒帝庭。

形式: 词牌: 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