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友》由明代诗人陈是集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
首句“是我羁愁日”,点明了诗人处于羁旅之中的愁苦时刻,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接着,“于今恰喜缘”转折,似乎在说尽管身处困境,但此刻却因某种机缘感到一丝喜悦,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料非心外事,翻恐俗人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意识到自己的思绪并非外界所能轻易理解或触及的,同时又担心这些内心的真实感受被世俗之人误解或传播,流露出一种对自我表达的谨慎与忧虑。
“膝对千难语,缄飞万不宣。”这两句通过形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想要表达却又难以启齿的痛苦与挣扎。膝对,暗示着内心的对话与挣扎;缄飞,比喻着欲言又止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绪。
最后,“愿言君慧甚,情影为伊怜。”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期望,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深怜悯之情。这一句不仅加深了对友情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理解和共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羁旅愁绪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与关怀。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