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虞美人·春晴》由清代诗人张传所作,描绘了春日晴朗之下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首句“荼縻架上莺声细”,细腻地描绘了春天里茶蘼花架上,黄莺轻柔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也道春光丽”一句,直接点明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轻寒轻暖养花天”描绘了春日里适宜花朵生长的温和气候,暗示着春天不仅有温暖的阳光,还有恰到好处的凉爽,为花朵的绽放提供了最佳条件。“早有牡丹几种、色鲜妍”则具体描述了牡丹在这样的环境中竞相开放,色彩鲜艳夺目,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晴丝抱逗残红片,兜住垂杨线”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飘荡的晴丝比作拥抱残花的细线,又将垂柳的枝条比作兜住这些细线,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微风拂过,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以及柳树轻轻摇曳的姿态,充满了动态美和诗意。
最后,“游人半为踏青归,恐怕妒花风雨、两相催”两句,通过游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保护。他们担心突如其来的风雨会破坏这美好的春日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