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西夏事(其一)

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

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麇。

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绵延七百里的山岭,飞舞着沙尘与纷乱的云雾。
敌人的骑兵选择空虚之地前来,守边的士兵常常警惕分散的威胁。
他们聚集起来像夜晚的鸟儿,逃跑时慌乱如受惊的鹿群。
难以核查遵守的边境法规,应对敌人就像乱麻一般复杂无序。

注释

山界:连绵的山脉。
飞沙:狂风卷起的沙尘。
乱云:混乱翻滚的云彩。
虏骑:敌军骑兵。
虚至:空虚的地方。
戍兵:驻守边疆的士兵。
忌分:警惕分散。
啸聚:聚集呼啸。
宿鸟:夜间的鸟类。
惊麇:受惊的鹿。
难稽:难以核查。
守边法:边境管理法规。
丝棼:乱麻般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西部边疆的壮阔景象和紧张局势。"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展现了辽阔的山脉和动荡的天气,暗示着边关环境的艰苦与险恶。"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揭示了敌人的狡猾和守军的警惕,敌人会选择兵力薄弱之处突袭,守军则因兵力分散而倍感压力。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麇"运用比喻,将敌军集结比喻为夜鸟归巢,行动迅速而难以捉摸,而战败溃逃的士兵则像受惊的鹿群,慌不择路。这两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战争中的混乱和恐慌。

最后两句"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表达了对边防法规执行困难和应对策略混乱的忧虑,守边者面对复杂形势如同处理一团乱麻,难以找到有效的对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象和战争细节,反映了边疆战事的艰难与复杂,体现了作者对边防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收录诗词(9)

范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清凉万杉下,苍翠五峰前。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三)

山奇号九嵏,名与雍州同。

形式:

句(其四)

日下涢川暮,烟横梦泽秋。

形式: 押[尤]韵

句(其一)

五老峰排连户色,万山寒耸入云株。

形式: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