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吕公洞

惊见吕公洞,水边驻春鞍。

侧身入地底,偪侧颇碍冠。?灯如星明,坠石讶剑攒。

鱼贯缘曲折,忽俯千丈湍。

却步不敢前,下有龙蛇蟠。

腥风起昏黑,飒爽肌骨寒。

翻思张公胜,焉得生羽翰。

五年客京华,兹辰亦奇观。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西山吕公洞的奇妙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穴的险峻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惊见吕公洞,水边驻春鞍”以“惊见”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初见此景时的震撼与惊喜之情。接着,“水边驻春鞍”则描绘了诗人在此停留,欣赏洞口美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侧身入地底,偪侧颇碍冠”两句,诗人以亲身经历描述进入洞穴的感受,通过“侧身”、“偪侧”等词,形象地表现了洞穴狭窄、崎岖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探险过程中的小心翼翼与艰难。

“灯如星明,坠石讶剑攒”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洞内昏暗的灯光与四周仿佛剑尖般密集的坠石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也增添了神秘色彩。

“鱼贯缘曲折,忽俯千丈湍”描绘了洞内蜿蜒曲折的路径以及突然出现的深不可测的湍流,进一步渲染了探险的紧张与刺激。

“却步不敢前,下有龙蛇蟠”一句,诗人因担心下方可能潜藏的危险而犹豫不前,这里不仅体现了对未知的畏惧,也暗示了洞穴深处可能蕴含的神秘力量。

“腥风起昏黑,飒爽肌骨寒”通过腥风和寒冷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洞穴环境的恶劣与恐怖感,同时也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翻思张公胜,焉得生羽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张公的向往,希望拥有飞翔的能力,逃离眼前的险境,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由与冒险的渴望。

“五年客京华,兹辰亦奇观”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长期在京都的生活,与今日在吕公洞的奇遇形成对比,强调了这次探险经历的独特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挑战的洞穴世界,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惊奇、敬畏与向往。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见李介庵卷因念其为人赋此诗

濯濯杨柳枝,开花大江堤。

转盼春风颠,飘泊岸东西。

美人隔江水,谁当共襟期。

临流和渔歌,褰裳掇江蓠。

思之不可即,仰视白日驰。

玄发日以变,夕惕恒自持。

愿将青青柏,遗君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送李献吉致仕归陜

美人别我去,各在天一方。

相见不可期,秦川浩汤汤。

昔别长不恶,今别一何长。

采采芙蓉花,照见君衣裳。

从之不可得,揽辔徒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八月十六夜饮王阳明馆

素月殊未缺,皎皎银汉光。

照见庭中席,浮杯宛清扬。

对此辄复醉,高歌激清商。

时节忽已迈,白露沾衣裳。

人生有离别,此乐不可常。

月高更起舞,庶终清夜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别澜沧兵备林廷元(其一)

南阻澜沧水,北逾贵阳城。

惜哉不相见,徘徊伫心情。

长林株葩耀,候气百鸟鸣。

缄辞千里道,胡能慰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