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图

谁云玉树无人续,马上还闻夜游曲。

君王不自固苞桑,却道雍州能破木。

杨花千里扑离宫,富贵浓酣似梦中。

百队蛾眉皆斗月,千林彩树不惊风。

悲欢只在循环里,莫道征辽偶然耳。

鹿车载怨重于山,人心未惬辽东死。

一声桃李天下知,皇后自将神器移。

漳南未顾鼠窃计,太原已及龙飞时。

如何只醉扬州酒,酒杯在前兵在后。

白练天教泄勇冤,醉骨沈沈当速朽。

孤坟寂寞向雷塘,秋萤星散已无光。

惟馀二十四桥月,独照游魂归洛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隋宫图》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通过对隋宫衰败的细腻刻画,寓言了王朝兴衰的无常与人事变迁。首句“谁云玉树无人续”,以玉树比喻昔日繁华的隋宫,暗示后继无人的凄凉;“马上还闻夜游曲”则描绘出夜色中仍有歌舞升平的景象,但已显颓唐。

“君王不自固苞桑”暗指隋炀帝疏于国事,不自保江山;“雍州能破木”借雍州之典,讽刺其无力抵挡外敌。“杨花千里扑离宫”以杨花飘零象征国破家亡,富贵如梦。“百队蛾眉皆斗月”描绘宫中美人如蛾眉争艳,却无法抵挡战乱的侵袭。

“悲欢只在循环里”揭示了历史的轮回,“莫道征辽偶然耳”点出隋炀帝征辽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咎由自取。“鹿车载怨重于山”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积怨。“人心未惬辽东死”表达出民心未得满足,即使身死辽东也未能平息。

最后四句,诗人感慨隋炀帝沉溺于酒色,导致悲剧结局,而他的悲剧不仅限于扬州,更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白练天教泄勇冤”预示着他的暴政终将被清算,“醉骨沈沈当速朽”形容其权势的迅速崩溃。“孤坟寂寞向雷塘”描绘其死后凄凉的境况,而“二十四桥月”则成为历史长河中唯一的见证者,映照着游魂归往洛阳的哀伤。

整体来看,《隋宫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隋朝由盛转衰的历程,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题小笔山水

春日春城未得还,笑谈因在酒杯间。

野人半夜思农事,自起吹灯写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夏景

地静林居无日影,紫薇花落暑阑珊。

两翁白发棋争后,一个黄鹂茶话间。

雨气欲来泉脉动,风飔略过树阴閒。

隔溪草阁尤凉净,更拟呼杯看鹤还。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画册后

八十流年老态多,目昏秪好卧云萝。

墨消古研能閒在,纸映明窗奈暖何。

触物便须随点染,观生还复费吟哦。

这般丑拙难拈出,聊自家中遣睡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写画寄仇东之

茫茫湖海传知次,落落文章健羡间。

肮脏功名何物忌,畸零天地一夫閒。

人遐尚想梁间月,地隔聊移纸上山。

欲问相逢老无日,碧云黄鹤自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