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妙高台远瞩

西陟何崔嵬,崇基夙曾构。

白云荡空阶,红壁射高溜。

万岭盘斗蛟,中区显孤秀。

五色纷以披,春阳逗云岫。

阴霾开昨寒,迥涧回今昼。

田霞耕阪叠,溪霜响林漱。

西教肃瞿昙,狞猛驯山兽。

藤结秋干龛,钖鸣秋冰甃。

乃兹荒秽场,苍莽穴鼯鼬。

坐以息纷拿,内典竟渊究。

神理当自超,局影多瘢垢。

眺望遥峰长,兹心敢终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妙高台上远眺的壮丽景色和深刻感悟。首句“西陟何崔嵬,崇基夙曾构”以巍峨的山峰起笔,暗示了妙高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接着,“白云荡空阶,红壁射高溜”两句,通过动态的白云与静态的红壁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万岭盘斗蛟,中区显孤秀”描绘了群山环绕,中间突出的妙高台如同蛟龙之首,独树一帜。接下来,“五色纷以披,春阳逗云岫”则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山峦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云雾缭绕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阴霾开昨寒,迥涧回今昼”两句,通过天气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随后,“田霞耕阪叠,溪霜响林漱”描绘了田间与溪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西教肃瞿昙,狞猛驯山兽”两句,通过宗教与动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接下来,“藤结秋干龛,钖鸣秋冰甃”描绘了藤蔓与秋千的场景,以及金属碰撞的声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乃兹荒秽场,苍莽穴鼯鼬”两句,虽然描绘了荒凉之地,但通过“坐以息纷拿,内典竟渊究”表达了作者在此寻求心灵平静与智慧的追求。“神理当自超,局影多瘢垢”则进一步强调了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281)

沈明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江亭瞩眺

徼海极东陲,崇城委纷瞩。

暾然树灵曦,扶桑冒天绿。

近睹馀夙悲,遐瞻憺孤恧。

双霍辟鸿扉,翠碣三韩矗。

众屿撒星洲,诸夷奠荒服。

屃屃渺禆瀛,神鳌绾坤轴。

六足负空大,九首滞盈缩。

万里眉睫平,天风载黄鹄。

鞭塞嗤祖龙,王鄞趋鬼谷。

夷亶不可求,畴将扣徐福。

渤海刷春波,兹辰聊寓目。

形式: 古风

与黄山人孔昭林太守登卿登狼山支云塔

古塔名支云,岁月卒未纪。

苍茫见孤标,直插青天里。

山海拥金莲,乾坤落天柱。

四面刚风吹,白日不得止。

俯视飞鸟背,站站去如驶。

郡官破万缗,丹青焕如此。

秋光满扬州,旷然见千里。

雕甍触落日,丹槛吸溟澨。

脚下走鱼龙,眦前裂风雨。

吴楚几大邦,共此长江水。

阴气青濛濛,沧桑变无已。

回首问海若,登临复能几。

形式: 古风

与高李二生晚步芙蓉江上

胜侣多旷怀,江皋蹑斜照。

波平风力微,重山薄层耀。

翠淡青黛浓,云霞綵相冒。

峤叠秋霭分,峰攒晚容峭。

帆去白已遐,复近浦萦抱。

掩映眺难穷,回复景殊妙。

溆曲龙九纡,峦明水千澡。

长谣归路迟,烟苍野生烧。

何以写清欢,持醪远相劳。

醉泥芙蓉花,骄成美人笑。

形式: 古风

送屠长卿十四秀才赴太末

春江沉沉雨声歇,布帆十丈明于雪。

迢递青山江树稀,送汝扁舟向姑蔑。

姑蔑城头花未齐,偃王庙里鴂初啼。

高滩水落舴艋急,潭黑龙眠云雾迷。

千峰万峰月出际,倚楼思君读书处。

读书蚤已破三坟,出语春雷轰九地。

莫将草色怨王孙,莫道无人日倚门。

定知见橘怀来早,香扑高堂春酒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