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十四)答霍渭厓论学

漫顶伊川帽,徒扣紫阳关。

不见宫墙数仞,何处把身安。

着眼岐路差错,举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难还。

原无钻孔铁,空慕点颜丹。大音微,玄酒浊,太羹残。

只为多添注脚,翻使六经闲。

信口谈何容易,下手便成颠倒,都不疗饥寒。

蹄涔诧沧海,蚁垤笑丘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夏言所作的《水调歌头·其十四》。诗人以帽子比喻学问的表面装饰,"漫顶伊川帽"暗指对程朱理学的表面追求。"徒扣紫阳关"则表达了对深奥理论的徒劳探索,暗示紫阳(道教名号)之门难以进入。接着,诗人批评了对经典著作的过度注解,使得原本精深的六经变得空洞无物。

"着眼岐路差错,举步草茅梗塞"形象地描绘了在学术歧途上的困惑和阻碍,"古道竟难还"表达了对迷失方向的无奈。诗人进一步指出,过分追求繁琐的学问细节("钻孔铁")只会让人远离实质,空想修炼("点颜丹")也是徒劳。

"大音微,玄酒浊,太羹残"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学术精华流失的感慨。"只为多添注脚,翻使六经闲"批评了学术界的浮躁风气。"信口谈何容易,下手便成颠倒"揭示了空谈误国的道理,认为轻易发表意见可能导致混乱。

最后两句"蹄涔诧沧海,蚁垤笑丘山"以小喻大,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小人物对大人物的嘲笑,寓意人的无知与渺小。整首诗寓言深刻,批判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些不良风气,体现了夏言的学术立场和对真理的追求。

收录诗词(369)

夏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 字:公谨
  • 籍贯:江西贵溪
  • 生卒年:1482—154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十五)赠俞舜臣宪副赴南赣

戏彩南衙日,篝灯北郭年。

回首富春山色,几度梦依然。

记得长安走马,携手琼林归醉,又隔廿年前。

却惭黄阁老,相对柏台贤。念交承,论往昔,重惊怜。

莫惮驰驱波岭,豸绣映青天。

久识外台风采,行睹中丞节钺,开府大江边。

甘霖滋大旱,巨楫济长川。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水调歌头(其十六)中秋夜和东坡韵

今夜中秋月,独坐对高天。

休问古今圆缺,心赏自年年。

更上小楼南望,千里故园何处,风露九霄寒。

把尽长安酒,不似在林间。傍花吟,随鹤舞,伴鸥眠。

但得身闲无事,何用月长圆。

少日功名富贵,老去江湖丘壑,出处道须全。

丹心将皓魄,秋水共娟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沁园春(其一)送蔡都御史巡抚山东

琐闼英僚,杏园仙侣,廿载交承。

念霄汉飞腾,冠裳争羡,风波独立,梦寐堪惊。

圣主怜才,老天留我,玉带今朝送子行。

离亭酒,也须拚尽醉,莫惜深倾。丈夫有志功名。

愿白首、丹心答圣明。

喜节钺东征,远山云静,楼船南下,新水河平。

问讯闾阎,观风阙里,白日青天岱岳横。

望中原,好徐徐揽辔,早见澄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留题费渐斋清湖新居

问讯溪山,好秋风里,何处登临。

爱清湖新筑,天然融结,眼中佳胜,不让横林。

楼起青云,堂连绿野,篱巷斜通碧树阴。

最难得,重湖沙绕,隔岭潭深。门前几个青岑。

合每日、开窗对酒吟。

况隐隐花源,从人借问,萧萧竹径,许客相寻。

我劝先生,多栽杨柳,遍插芙蓉夹水浔。

更须买,青娥画舫,莫吝黄金。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