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钱塘十咏·灵石樵歌》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林劳作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伐木丁丁澜谷春”,以伐木声和春天山谷的潺潺流水声交织,展现了山间劳动的生动场景。"行歌落日见樵人",则写樵夫边走边唱,夕阳西下,形象地刻画了樵夫归途中的悠闲与惬意。
接下来,“青山重叠自今古”强调了山岭的亘古不变,"黄鸟嘤鸣如主宾"则以鸟儿的和鸣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同宾主相待。诗人通过“清响有时谐雅调,语言随意出天真”,赞美了樵夫歌声的自然流畅,质朴无华,富有天籁之趣。
最后两句“画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乐在民”,诗人将眼前的情景与西湖的繁华歌舞相比,认为还是山林间的民间生活更为自在快乐,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民幸福的深深关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富有田园牧歌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