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元末明初时期江南园林游赏的生动画面。首句“望中烟雨赤阑桥”,以烟雨迷蒙中的赤栏桥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引人入胜。接着,“芳草行人去路遥”一句,通过远处行人渐行渐远的身影,展现了园林的广阔与深远。
“翠壁流泉通地底,青林虚阁转山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园林内的自然景观,翠绿的山壁间泉水潺潺,仿佛从地底流淌而出;青葱的树林中,空旷的阁楼随着山势蜿蜒而上,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自然与建筑之美。
“迟迟綵艇香风度,滟滟金塘柳色饶”则将视角转向了园林内的人文活动,彩舟缓缓划过,香风轻拂,金黄色的池塘边柳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园林的美景,也暗示了游人的愉悦心情。
最后,“何处隔楼闻笑语,玉人□按紫琼箫”两句,以听觉感受结尾,似乎在远处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以及一位女子轻按紫琼箫的声音,增添了诗作的神秘与浪漫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场园林之乐之中,感受到了那份难以言喻的愉悦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末明初园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