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三十五)

出草入草,谁解寻讨。白云重重,红日杲杲。

左顾无暇,右眄已老。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三十五首。诗人以自然景象开篇,"出草入草,谁解寻讨"描绘了在草丛中穿行,寻求某种领悟或答案的场景,暗示了人生的探索与迷茫。"白云重重,红日杲杲"则通过明亮的阳光穿透重重云层,象征着世事的复杂与光明的不易寻觅。

"左顾无暇,右眄已老"表达了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回首过去,发现岁月已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接下来,诗人以寒山子为例,寒山子是唐代著名隐士,诗人借此暗示过早涉足世事,如寒山子般十年未能归家,可能迷失了自我和归途。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沉思,以及对及时把握当下、避免过早陷入纷扰的警示。释重显的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禅宗的内省精神。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九十九)

禅家流,爱轻薄,满肚参来用不著。

堪悲堪笑天平老,却谓当初悔行脚。

错错,西院清风顿销铄。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颂一百则(其十六)

古佛有家风,对扬遭贬剥。

子母不相知,是谁同啐啄。

啄觉犹在,壳重遭扑,天下衲僧徒名邈。

形式: 偈颂 押[觉]韵

颂一百则(其一○一)

铁锤击碎黄金骨,天地之间更何物。

三千刹海夜澄澄,不知谁入苍龙窟。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十五)

倒一说,分一节,同死同生为君决。

八万四千非凤毛,三十三人入虎穴。

别别,扰扰匆匆水里月。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