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观易偶成》,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所作。诗人通过对《易经》中阴阳消长哲学的深入观察,表达了对世间变化规律的理解。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在阴阳之间不断转化,个人生活亦然,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则。在困厄的低谷中,往往蕴含着转机和大用;而在看似危险的境地,也能预知先机,把握时势。
诗人以尧夫(程颐)和正叔(邵雍)两位古代哲人的例子,说明他们并非畏惧困难,而是善于在逆境中寻找救赎之道。最后,诗人强调,《易经》中的智慧犹如羲皇和周公的精粹,足以指导人们在复杂世事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即不必过于执着于“打乖诗”(遵循常规)。整首诗寓哲理于日常,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