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王质夫乃弟静夫归安城》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以送别之情为线索,描绘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与离别的哀愁。
首联“倚剑男儿易别离,壮游风味许谁知”,开篇即点出送别主题,男儿倚剑,暗示着离别前的豪情与决绝,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不安。壮游风味,既是对王质夫远行的赞美,也暗含对其旅途艰辛的担忧,情感深沉而复杂。
颔联“来时荷碧乱翻袖,归去柳青初上眉”,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景象与人物心理。来时,绿荷翻动,象征生机与希望;归去,柳色渐浓,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不舍。袖与眉的动作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离别前后的情绪变化,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南调夜怀非楚士,北堂春梦似周嫠”,进一步深化情感表达。南调夜怀,借用了楚辞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牵挂;北堂春梦,则以周嫠(古代丧妇的标志)的典故,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哀愁。这两句诗巧妙地将地理方位与情感状态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尾联“两头消息几千里,莫惜秋江短棹移”,收束全诗,表达了对王质夫归途的关切与祝福。两头消息,意味着两地相隔千里,传递信息的不易;莫惜秋江短棹移,则是鼓励王质夫勇敢面对旅途中的困难,即使路途遥远,也要坚定前行。这一句既是对王质夫的勉励,也是诗人对兄弟深情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