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放生

梵入寒空静,江天一望微。

生公曾说法,开士亦皈依。

去鸟闻金粟,行人折露薇。

持将同异意,晚映落霞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梵音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梵入寒空静”,以“梵”字开头,暗示了佛教的元素,同时“寒空静”三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是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接下来,“江天一望微”则将视线从高远的天空转向广阔的江面,视角的转换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

“生公曾说法,开士亦皈依”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生公说法和开士皈依的故事,象征着智慧与信仰的力量,以及对真理的追求。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去鸟闻金粟,行人折露薇”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鸟儿在空中飞翔,似乎能听到它们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如同金粟落地;而行人在路上行走,不时采摘路边的露薇,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生活气息,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最后,“持将同异意,晚映落霞归”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将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景象相融合,通过“同异意”的对比,展现了对世间万物既相同又不同的深刻理解。而“晚映落霞归”则以夕阳西下、霞光满天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一天结束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寄托,给人以温暖而宁静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

庾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明亡,隐居授徒。著有《敦行堂集》、《西湖志》。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三有传

  • 字:木叔
  • 籍贯:归善(今广东惠阳)

相关古诗词

西湖荷荡

汎汎轻鸥外,风荷欲秀时。

桥横漪水曲,寺隔远山湄。

绿影侵云湿,红光带雨欹。

朝来烟景好,再许问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病起忆西湖

未得寻幽胜,烟光半画图。

日悬双镜合,云断一山孤。

绿透凉侵竹,红轻夕印芜。

元戎移小队,觞咏到西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季夏同姚讱庵晓白张敬庵严筑公黎传人汎舟南宗庵访昙大师刘羽士振枰试茗纵谈玄理归次逢禅上人以荔枝驰回饷客和讱庵作

江帆带日开晴浦,野寺流风拂曙烟。

笑着黄冠从羽客,拜辞青笠学乘禅。

一枰慧力归空劫,半偈文心落幻缘。

归路晚逢丹荔至,扑人香艳向人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仙志

佳人不可再,云散竟何之。

艳句留千古,芳容绝一时。

写兰香在手,作字韵为姿。

命薄怀才去,伤心彭子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