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吴歌送人归吴中

三月酒如渑,高堂丝竹停。

绣筵双凤影,珠箔乱莺声。

叠应红牙拍,辞传金缕名。

綵云低不度,芳尘暗自惊。

花发长洲苑,日照阖闾城。

且奉千金寿,宁忘万里情。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风情。首句“三月酒如渑”以酒喻水,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酒香四溢的热闹景象。接着,“高堂丝竹停”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雅致,丝竹之声停止,暗示着宴会上精彩的表演即将开始。

“绣筵双凤影,珠箔乱莺声”两句,通过“双凤影”和“乱莺声”这两个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宴会的欢乐与祥和。凤是吉祥之鸟,莺鸣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喜庆而温馨的氛围。

“叠应红牙拍,辞传金缕名”描述了宴会上音乐与舞蹈的和谐交织,红牙拍子的节奏与金缕歌词的旋律相得益彰,展现出艺术的高雅与精湛。这里的“金缕名”可能是指歌词中的名句或经典曲目,强调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綵云低不度,芳尘暗自惊”两句,通过“綵云”和“芳尘”的比喻,表达了宴会的盛况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叹。綵云低垂,似乎不愿离去,暗喻宴会的气氛热烈;芳尘被惊动,暗示宾客们的欢愉与兴奋。

后半部分“花发长洲苑,日照阖闾城”描绘了春日的自然美景,长洲苑的花开满园,阳光洒在阖闾城上,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这样的景致与前面的宴会场景相映成趣,既展现了人间的繁华,也寄托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最后,“且奉千金寿,宁忘万里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深情,希望朋友能够长寿,并不忘远方的情谊。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欢乐、艺术与自然美的宴会场景,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饮张氏别墅

楚国多才俊,张家好弟兄。

出门湖水碧,留客野堂清。

微雨鸣疏竹,寒烟覆古城。

园人隔畦语,岁暮此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不寐呈何太虚

隙月斜依壁,窗风细著人。

飘零知命晚,牢落梦家频。

断雁何曾定,鸣鸡不肯晨。

何郎诗句好,万里独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忆昨四首(其一)

天历年中秘阁开,授经新拜育群材。

宫门待漏尝先到,讲席收书每后回。

召试时蒙天语劳,分题不待侍臣催。

满头白雪丹心在,太液池边只独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忆昨四首(其二)

宫草葱茸禁树齐,日趋延颢对凝晖。

朝迎步辇花间立,暮送回銮柳下归。

碧殿东浮苍巘合,金河北引玉泉肥。

几回弘庆门前路,春气濛濛欲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