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首(其四)

寂照常照本来照,草鞋底下常絙跳。

更会针锋上须弥,眉毛中水常渺渺。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悟真的《偈五首》之四,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比喻,表达了禅宗的境界与修行之道。

"寂照常照本来照",开篇即以“寂照”点出禅宗的核心概念,意指在寂静中观察,内心自然流露出的光明。这里的“本来照”,强调了这种光明是内在固有的,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体现了禅宗追求的本性觉醒。

"草鞋底下常絙跳",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入诗,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日常行走中,即使脚踏实地,内心也如同草鞋底下的小虫般活跃跳跃。这反映了禅宗强调的“行住坐卧皆是道”的生活化修行理念,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活泼与觉醒。

"更会针锋上须弥",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的理解。"针锋上须弥"比喻在极细微之处也能洞察宇宙真理,象征着修行者在日常琐事中也能发现大智慧,达到“见微知著”的境界。

"眉毛中水常渺渺",最后以“眉毛中水”为喻,暗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能从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如眉毛上的水珠,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流动,体现了禅宗追求的“见性成佛”之境,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到生命的本质与宇宙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觉醒自我,洞察宇宙真理,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收录诗词(4)

释悟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五首(其五)

手提巴鼻脚踏尾,仰面看天听流水。

天明送出路傍边,夜静还归茅屋里。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二十馀年用意猜,几番曾把此心灰。

而今潦倒逢知己,李白元来是秀才。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

承明厌直怀乡日,适得当年严助州。

况是北归持节倦,喜闻东去典城优。

长江风月消残暑,故国莼鲈近早秋。

遥想下车民讼简,不妨乘兴剡溪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史院席上奉和首相吴公元韵

御府颁醇酿,君恩锡馂馀。

赐筵遵故事,紬史重新书。

燕饮难偕此,风流不伟欤。

素餐非所职,愧附相君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