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悟真的《偈五首》之四,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比喻,表达了禅宗的境界与修行之道。
"寂照常照本来照",开篇即以“寂照”点出禅宗的核心概念,意指在寂静中观察,内心自然流露出的光明。这里的“本来照”,强调了这种光明是内在固有的,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体现了禅宗追求的本性觉醒。
"草鞋底下常絙跳",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入诗,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日常行走中,即使脚踏实地,内心也如同草鞋底下的小虫般活跃跳跃。这反映了禅宗强调的“行住坐卧皆是道”的生活化修行理念,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活泼与觉醒。
"更会针锋上须弥",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的理解。"针锋上须弥"比喻在极细微之处也能洞察宇宙真理,象征着修行者在日常琐事中也能发现大智慧,达到“见微知著”的境界。
"眉毛中水常渺渺",最后以“眉毛中水”为喻,暗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能从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如眉毛上的水珠,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流动,体现了禅宗追求的“见性成佛”之境,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到生命的本质与宇宙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觉醒自我,洞察宇宙真理,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