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送别余秀才

翼翼高帆开远天,绿波芳草随烟绵。

春林风雨集忧思,茅屋琴书移昼眠。

文采由来庾信少,草圣近誇张旭颠。

百年聚散如落叶,行客居人谁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春日送别余秀才》是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所作。诗中描绘了春日送别的情景,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首联“翼翼高帆开远天,绿波芳草随烟绵”,以高高的帆船在辽阔的天空下航行,绿波荡漾,芳草连天,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带离愁的氛围。帆船象征着离别,绿波和芳草则寓意着生机与美好,而烟雾则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颔联“春林风雨集忧思,茅屋琴书移昼眠”,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忧伤情绪。春林中的风雨声,让人思绪万千,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与忧愁。而茅屋内,琴声与书卷相伴,主人公试图在昼眠中暂时忘却离别的痛苦,但忧思难消。

颈联“文采由来庾信少,草圣近誇张旭颠”,通过引用庾信和张旭两位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事,表达了对余秀才才华的赞美。庾信年轻时即已文采斐然,而张旭则以草书著称,这里暗示余秀才不仅才华横溢,书法也极有可能达到高超境界。

尾联“百年聚散如落叶,行客居人谁可怜”以落叶比喻人生聚散无常,无论是行客还是居人,都难以避免离别的苦楚。这句诗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普遍性,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用王叔明韵题画

王郎笔力追前辈,海岳新图入卧游。

独鹤眠松犹警露,孤猿挂树忽惊秋。

陶潜泽畔五株柳,范蠡湖中一叶舟。

同煮茯苓期岁暮,残生此外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作古木怪石因题

夜游西园渚,初日光炯炯。

徙倚岩石下,爱此林中影。

形式: 五言绝句

题秋亭晓色图

园林夏雨歇,旭日照苍苔。

谁见竹亭里,孤坐兴悠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追和戎昱寄鍊师

云雾轩窗倚半空,少霞铭处识新宫。

遥看一片秋山色,鹤影徘徊明月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