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月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

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不知从哪里飘来的笛声,悠扬地穿透长空,如同清水洒在江城之上。
中秋节的月亮,却被乌云环绕,为何今晚却意外地明亮起来。

注释

何处:哪里。
吹来:飘来。
笛一声:笛声响起。
长空:广阔的天空。
如水:像水一样。
浸:洒满。
江城:江边的城市。
中秋:中秋节。
有月:有月亮。
云偏妒:云彩嫉妒。
底事:为什么。
今宵:今晚。
放得明:变得如此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何处吹来笛一声”,即点出了诗人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悠扬笛声,这声音似乎来自遥不可及的地方,让人心生向往。

紧接着,“长空如水浸江城”则将听觉的体验转换为视觉的一种幻想,长空犹如流动的水一般,将那座江城慢慢浸润。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恍惚间的意境。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最为人所共情的是赏月。然而在这首诗中,“中秋有月云偏妒”却表现出了诗人对这美好夜晚的一丝不满或感慨,可能是因为月亮被云遮挡,未能完全展现其光辉,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投射在自然之中。

最后,“底事今宵放得明”则透露出诗人对夜晚的珍惜和期待,或许是希望能够在这短暂的夜晚里找到一些答案或者慰藉。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影、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心境。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穷吟

智学文交与命穷,瘴江风雨值衰翁。

昌黎送别劳三揖,何似檀栾一笑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讥刘秘监献佞固宠

白玉堂中翰墨师,忍令奏牍玷涂碑。

向时刚道梅花累,今累梅花自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对月

三千里外无家客,四十年间苦学人。

山隔不知云近远,祗将明月作乡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用坡仙梅花十韵.友梅

玉骨冰肌练帨轻,纵教雪压色逾明。

太清不入尘人眼,完得平生淡性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