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僧诗.霅之昼能清秀

昼公文章清复秀,天与其能不可斗。

僧攻文什自古有,出拔须尊昼为首。

造化虽移神不迁,昼公作诗心亦然。

上跨骚雅下沈宋,俊思纵横道自全。

禅伯修文岂徒尔,诱引人心通佛理。

搢绅先生鲁公辈,早蹑清游慕方外。

斯人已殁斯言在,护法当应垂万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题为《三高僧诗·霅之昼能清秀》,是对昼公这位高僧文采的赞美。诗中以“昼公文章清复秀,天与其能不可斗”开篇,高度赞扬了昼公的文章清新脱俗,才华横溢,无法与之相匹敌。接着,“僧攻文什自古有,出拔须尊昼为首”,进一步强调了僧侣撰写文章的传统,并指出昼公在其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造化虽移神不迁,昼公作诗心亦然”两句,表达了即使时光流转,昼夜更替,昼公的心境和创作精神却始终如一,未曾改变。接下来,“上跨骚雅下沈宋,俊思纵横道自全”描绘了昼公的诗歌风格跨越了从骚体到宋体的多种文学流派,其才思敏捷,文笔纵横,且始终遵循着自己的创作之道。

“禅伯修文岂徒尔,诱引人心通佛理”则揭示了昼公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还通过他的作品引导人们理解佛法,启发人心。最后,“搢绅先生鲁公辈,早蹑清游慕方外”提到像鲁公这样的士大夫们,早就对昼公的清逸之风和遁世情怀心生向往。而“斯人已殁斯言在,护法当应垂万代”则表达了对昼公虽已离世,但其作品和思想将永存于世,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昼公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作品。

收录诗词(85)

释契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高僧诗.越之彻如冰雪

彻公之清若冰雪,高僧天资与人别。

三十能诗名已出,名在诗流心在律。

不殊惠远殊惠休,皎然未合谁与俦。

白云萧散何定止,忽入关中访包李。

孤清难立众所沮,到底无辜中非语。

木秀于林风必摧,彻公怀德成祸胎。

古人已往不复叹,为尔为诗遗后来。

形式: 古风

三高僧诗.杭之标摩云霄

标师之高摩云霄,在德岂在于泬寥。

一庵岭底寄幽独,抗迹萧然不入俗。

有时虚陟层崖眺,不闻其语闻清啸。

当时陆羽事幽讨,曾入青云预闻道。

取雨救旱驱神龙,此与人间事岂同。

冥机感异心之苗,此公所以称道标。

形式: 古风

送章表民秘书

一日夫子来山陲,来言去别将何之。

清尘旧尉亦皆至,鲜车轻佩光陆离。

入门顾我颜色好,林下把袂相追随。

笑傲恣肆意气豪,举首不觉白日攲。

拂榻乃留岩宇宿,纸衾蒲席诚可嗤。

不计丰约但适美,唯唯无语相拒违。

是时春和二月半,永夜耿耿轻寒微。

高谈交发雅兴合,如瓶注泉争淋漓。

须臾促席命言志,直吐胸臆撝淳词。

人心不同有如面,平生各自有所为。

表民卒然趋席端,曰吾有志人不知。

末俗浅近乌足语,含哺未吐长嗟咨。

少从先生学经典,不探枝叶穷根基。

帝王之道断可识,殷盘周诰无复疑。

古今事业贵适用,文意述作须有规。

岂类童稚空琢刻,画饼不能疗朝饥。

十五孜孜事文字,磨砻笔砚精神罢。

长篇大轴浩无数,慷慨但欲扶政治。

前年补吏来浙右,局务冗俗不可窥。

倾怀欲效王霸略,骐骥捕鼠非宜宜。

钱唐大府多达官,品秩相较我最卑。

孟轲独负浩然气,谁能敛袂长低眉。

丈夫所重以道进,青云万里须自驰。

咄嗟顾我胡为者,甘以门荫为身资。

遂为谢病远引去,遽与簪组相差池。

胶西董生苟可慕,下帷克苦穷书诗。

閒居落莫多感激,所感时政生瑕玼。

贱臣抱节私自效,作书万字投丹墀。

天阍深岩在西北,引领一望云??。

德音毕竟不下报,漫陈肝胆空涕洟。

嗟嗟吾生时命谬,不遇当时甘佚遗。

龙蛇之蛰尺蠖屈,万物不时须自怡。

我家田园在南国,亦有溪山名武夷。

泉甘壤黑堪稼穑,归与老农事镃基。

余与感之闻此语,精神飞动惊支颐。

深谋远虑不可测,沧溟无底天无涯。

阊阖门前无限客,摩肩踏足争前词。

暖衣饱食恣气艳,几辈卓荦能如斯。

诗君更前与君语,何必轻沮烦孜孜。

嘉谷冬收槿朝发,众物荣茂有疾迟。

不闻伊尹五干汤,尧舜之道方得施。

贤杰轻身重天下,岂使汲汲营其私。

况当夷狄侮中国,蹂践二鄙翻地皮。

将军诛讨苦未剋,百万师老劳旌旗。

凶年乐岁复间作,风雨霜雪犹不时。

天子勤政不暇食,亦待才能相补裨。

庙堂之上有君子,聪明岂肯饶皋夔。

执秉公道尊大匠,裁度杞梓宁参差。

爱君为人性疏达,不以其教交相訾。

临风明月千里别,祝词岂惮倾肝脾。

俗人好毁寡乐善,嘉名清节慎莫亏。

朝廷若问平津策,贤良第一非君谁。

形式: 古风

古意(其一)

风吹一点云,散漫为春雨。

洒余松柏林,青葱枝可取。

持此岁寒操,手中空楚楚。

幽谷无人来,日暮意谁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