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湖之上的一番景象与情感。诗人屠大山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湖水、饮酒、歌声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秋月初昏白”,点明时间与环境,秋夜的月亮初升,月色皎洁,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清冷而明亮的基调。接着,“湖光四望多”一句,将视线引向广阔的湖面,湖水在月光下泛起银光,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美。
“杯行天上酒,人坐镜中波”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饮酒的情景与湖面的倒影相结合,仿佛人们在天上的酒杯中畅饮,又仿佛置身于镜子般的湖水中,既体现了饮酒的欢愉,也展现了湖面的清澈与平静。
“岸语惊仙棹,空音响醉歌”则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场景,岸上似乎传来仙人的对话声,与湖面上的歌声相互呼应,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氛围。这里的“惊”字,生动地表现了声音的突然与意外,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情境的不寻常。
最后,“非君谋徙席,良夜奈愁何”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不舍。即使是在美好的夜晚,面对离别或分别的可能,心中难免会生出愁绪。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之夜月湖的独特魅力,以及与之相随的人们复杂而微妙的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