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逭暑焦山自然庵,为庵主六公题如此江山图,用东坡赤壁韵

云埋浪打,想髯翁、当日吟边风物。

问讯江山无恙否,目断岩岩苍壁。

断续惊涛,联翩游屐,好句留冰雪。

焦仙醒未,为予唤起英杰。

最是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

扑地苍烟飞不起,海气浮空明灭。

秋色西来,中原北望,天远青如发。

孤光不改,多情祇有圆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焦山自然庵避暑时,面对如此江山美景所引发的感慨与思绪。开篇以“云埋浪打”、“想髯翁、当日吟边风物”等语句,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氛围,仿佛在追忆古人在此地留下过的痕迹。接着,“问讯江山无恙否”,表达了对眼前江山是否依旧的关切与疑问,引人深思。

“断续惊涛,联翩游屐,好句留冰雪”几句,生动描绘了江面波涛与游人足迹交织的画面,以及诗人对这些美好瞬间的珍视。而“焦仙醒未,为予唤起英杰”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情感提升至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仿佛那些英杰的灵魂仍在激励着后人。

“最是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则通过“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清笳”不仅指音乐,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最后,“扑地苍烟飞不起,海气浮空明灭”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海气浮动的壮丽景象,与前文形成呼应,强化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秋色西来,中原北望,天远青如发”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体现了其宏大的胸襟与深远的视野。

“孤光不改,多情祇有圆月”作为结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总结——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唯有那轮圆月能永恒不变,象征着诗人对真挚情感的坚守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诗人情感的交织,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归德访西陂故址

纬萧图画里,记亲见、草堂幽。

甚浴鸭池荒,栖莺柳老,春淡成秋。汀洲。

钓人居处,有平泉、树石记中收。

剩得残山一角,冷烟低罥閒愁。悠悠。往事问沙鸥。

文采宋黄州。是少日兵戈,承平觞咏,投老菟裘。

扁舟。待盟旧隐,怅暮天、无际乱云流。

怕有夷歌夜起,惊心慵听渔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浣溪沙

老去耽游藉息机,四年三度此停騑。

巫山仍隔楚云西。

野驿风高尘漠漠,首春寒重雾霏霏。

醉呼浊酒自添衣。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叠韵答次珊

许事人閒未要知,杜鹃声里日迟迟。

低头臣甫更无诗。

身世相看原虮虱,文章何处不骈枝。

楚兰肠断独醒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叠韵答次珊

万里长风万里沙,晚晴消息散馀霞。

百年趢趗是生涯。

短锸未妨行处荷,戒香不放定中斜。

且拈新句酹新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