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其一)谢山人榛

落落沧海客,高视翰墨林。

披褐登燕台,悲风吹我襟。

踯躅冠盖间,四顾营知音。

淫思构篇章,一一郢中吟。

交李道益广,救卢义何深。

中怀皎白日,末俗徒黄金。

妻子且不问,况乃腥腐侵。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

茫茫四海内,独用千古心。

不学蓬蒿士,悠悠空陆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此诗《五子诗(其一)谢山人榛》由明代诗人徐中行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谢山人榛的形象,他虽身居沧海之滨,却以高远的视野审视着翰墨林中的文人世界。披褐衣而登燕台,面对悲风,内心充满对知音的渴望。在冠盖云集的场合,四处寻找能理解自己深意的人。

谢山人榛的思绪如同郢中吟,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思考。他与李道的交往日益广泛,对卢义的救助也极为深切。内心如皎洁的白日,而世俗则被比作徒有其表的黄金。对于家庭的忽视,甚至对腐败的不屑,都体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坚守文人操守的艰难与痛苦的认识。在广阔的四海之内,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犹如独用千古之心的孤勇者。不似那些随波逐流的蓬蒿士,只是在虚无中沉沦。

整首诗通过谢山人榛的形象,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价值的勇气和决心。

收录诗词(38)

徐中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子诗(其二)李郎中攀龙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

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

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五子诗(其三)梁比部有誉

梁生南海彦,早岁握明珠。

滔荡秉大节,深湛思独殊。

献赋聊薄游,偶与同好俱。

杨榷得宜筌,清响奋天衢。

大雅一以振,巴人空滥竽。

浊世多局促,中怀惨不舒。

振衣谢尘网,逝将还旧庐。

增城与罗浮,仙人可等期。

伊余薄世恋,夙昔同玉趋。

安得凌风翼,与尔长相须。

形式: 古风

五子诗(其四)宗考功臣

吏部信玮杰,洞识一何早。

岩廊岂不逢,艺苑从所好。

佳时美游遨,清飙洒兰藻。

握手时髦前,论心感同调。

矩矱怀先民,努力肆探讨。

叹息白日驰,健翮凌风矫。

探珠万仞渊,倏忽得至宝。

伤彼击缶徒,悠悠亦空老。

首为金石盟,海内存此道。

时难交弥敦,岁寒共相保。

形式: 古风

五子诗(其五)王比部世贞

元美自名家,弱龄骋高步。

骀荡尚书省,深衷托词赋。

雅郑难为听,聋俗多所误。

寥寥韶濩音,师涓独早悟。

卓荦李中郎,携手即广路。

骐骥憙服骧,千里不反顾。

高歌送浮云,阴阳莽回互。

调笑天地间,焉知中所慕。

千载亦须臾,宁论贵与富。

惟有琼瑶篇,可以垂竹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