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日乘月行四十里至三个泉宿

人烟百里何渺茫,疲裸独行古战场。

高天下地总一色,明月白雪分清光。

拂眉时有山禽过,清献声高野禽和。

三泉屈指尚半程,我倦欲从云外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行走在辽阔而荒凉的古战场之上的情景。首句“人烟百里何渺茫”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路途的遥远与空旷,给人以孤独与寂寞之感。接着“疲裸独行古战场”一句,通过“疲裸”二字,形象地刻画出行者的疲惫与孤独,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中。

“高天下地总一色,明月白雪分清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天空与大地的同一色调与明月、白雪的明亮光芒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同时,“分清光”三字巧妙地将月光与雪光区分开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拂眉时有山禽过,清献声高野禽和”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山中的鸟儿偶尔飞过,清脆的叫声与远处野禽的和鸣交织在一起,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这种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与前面的孤寂形成了对比,也暗示着即使在最荒凉的地方,生命依然存在并相互依存。

最后,“三泉屈指尚半程,我倦欲从云外卧”表达了诗人对旅程的疲惫以及对休息的渴望。他计算着距离终点还有多远,但此刻的他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从云层之上静静地休息,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得到了释放,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与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丁未林出君慕胜壮游大宛乌孙诸地乌垣小憩将返故都于其别也成四十字歌赠之

天上葡萄种,新从大宛来。

春风万余里,夜月一衔杯。

毒海探骊手,长城倚马才。

明朝看日出,故国有蓬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库车四首(其二)

旧乐争传斋篥声,翻来新曲太凄清。

殊方尽可尊官长,蛮性终难识舅甥。

安得纲常归雅化,谁将礼义及时明。

我来又起流年感,渐觉霜华两鬓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库车四首(其三)

山头炎日化冰坚,塞外风光四月天。

半角荒畦锄吉贝,一渠活水种麻烟。

乘槎有路凌霄汉,分野无星识度躔。

我欲销愁谋一醉,行囊只有数红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库车四首(其四)

戍楼几处挂斜阳,萧飒风生夏月凉。

数点牛羊归欲暮,两三户口即成庄。

远山忽起边云黑,中夜愁看塞月黄。

倦客犹然兴不浅,残书细读倚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