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荔子焦乾久未尝,今年霜下始闻香。
幽岩阔略庵前事,容得先生为口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荔枝的期待与品尝后的满足感。首句“荔子焦乾久未尝”,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品尝荔枝的渴望,通过“焦乾”一词,形象地展现了荔枝干涸的状态,强调了等待的漫长。接着,“今年霜下始闻香”一句,转折巧妙,描述了在霜降时节终于闻到荔枝的香气,这一瞬间的喜悦和期待得到了释放。诗人通过“始闻香”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新奇体验,也暗含了对荔枝独特香味的赞美。
后两句“幽岩阔略庵前事,容得先生为口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先生”,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仿佛荔枝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唯一选择。这里的“幽岩”与“庵前事”可能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而“阔略”则暗示了对过往生活的淡然态度。整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当下品尝荔枝的快乐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深情厚意以及在品尝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悦与满足,同时融入了对自然、生活的哲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美食与日常生活的独特审美情趣。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临川俞处士,独擅隐居名。
懒倦不复出,风流闻后生。
自甘长寂寞,肯作太鲜明。
松柏新阡路,伤心秋后声。
四海同门一信民,近淮来往七经春。
生平坎壈不如意,死去声名多误人。
漫以文章付儿子,略无毫发仰交亲。
请君但自传家学,陋巷箪瓢莫道贫。
不辞深坐转衰颓,养病仍无酒一杯。
尚喜故人相劳苦,腊前先送一枝梅。
瓮间吏部久不见,江东步兵那得知。
故人怜我太寂寞,一枝梅送两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