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歌

峡中翠壁何峥嵘,排空百雉如层城。

重楼复道明丹青,神剜鬼刻斧凿精。

呀然裂入兀不崩,飞流罅出悬珠璎。

旌旆夹道缤逢迎,霜锋雪锷立万兵。

奇峰十二剑削成,真赝等好不可评。

天柱拔立千仞擎,团团石骨莹玉冰。

傍有岩穴半开扃,飞仙之宅凝神清。

虾蟆下饮腹不盈,背负阴壑深窈冥。

金碧满洞层云生,泓泉泠泠琴筑鸣。

林端黄牛老不耕,滩回白日随人行。

石马只耳梦偶灵,神祠箫鼓何铿铿。

江流万古郁不平,四时雷霆风雹声。

天垂匹练相回萦,日月避隐韬光明,朝云暮雨犬吠晴。

山腹人家真画屏,亦有竹阁连松亭。

褰裳可登呼可应,但愁蛮语无由听。

我来溯峡才几程,所见如许心骨惊。

阳台滟滪次第经,磨砺笔锋吾敌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雄伟壮丽的山谷景象,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山峡之间的奇峰异石、古木参天,以及流水潺潺的声音。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之力无尽的追求。

"峡中翠壁何峥嵘,排空百雉如层城。重楼复道明丹青,神剜鬼刻斧凿精。" 这几句描写了山峡中的翠绿岩壁,它们如同坚固的城堡屹立在天地之间。"重楼复道"则是对奇特建筑的形象表达,这些建筑既有自然之美,又显现出神鬼间的巧夺天工。

"呀然裂入兀不崊,飞流罅出悬珠璎。旌旆夹道缤逢迎,霜锋雪锷立万兵。奇峰十二剑削成,真赝等好不可评。" 这一段强调了山石的裂解和水流的奔腾,展现出一种自然之力的壮美。同时,诗人还描绘了旌旗在道路两旁迎风招展,以及霜锋雪锷立于万兵之间,这些都增加了画面上的动态与张力。

接下来的几句"天柱拔立千仞擎,团团石骨莹玉冰。傍有岩穴半开扃,飞仙之宅凝神清。虾蟆下饮腹不盈,背负阴壑深窈冥。金碧满洞层云生,泓泉泠泠琴筑鸣。" 描述了天然的岩石如同巨柱拔地而起,以及山中有半开的岩穴,那里是飞仙之所,神气清净。同时,还描绘了一种水流潺潺、泉水叮咛的声音,这些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林端黄牛老不耕,滩回白日随人行。石马只耳梦偶灵,神祠箫鼓何铿铿。江流万古郁不平,四时雷霆风雹声。天垂匹练相回萦,日月避隐韬光明,朝云暮雨犬吠晴。" 这些句子则是对山林、水流、日月变化的描述,其中有老黄牛不再耕作,有白日随人行走,有石马梦境中的灵异,以及神祠中箫鼓的声音,都显得既平和又充满生机。同时,江水的流淌、雷霆风雹的声音都表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与不平。

最后几句"山腹人家真画屏,亦有竹阁连松亭。褰裳可登呼可应,但愁蛮语无由听。我来溯峡才几程,所见如许心骨惊。阳台滟滪次第经,磨砺笔锋吾敌勍。" 描写了山中的居民,他们的生活仿佛画中一般静谧美丽。诗人对此感到愁绪,因为无法听懂蛮语,只能感叹自己来到这里不过短暂时间,却看到如此多令人震惊的景象。最后,诗人还提及了磨砺笔锋,要与勍敌相抗,这里或许暗含着诗人对写作、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之美与神秘力量的赞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庭下小桧

苍苍岁寒姿,凛凛凌云干。

何为事蟠蹙,充君眼中玩。

翔鸾与偃盖,不如沟中断。

高冈有同根,天风拂河汉。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毗陵龚君以崇见投古风思致不凡依韵答之(其一)

驱车适古道,道古世已今。

翳翳逃空虚,幸有跫然音。

欢言指万里,握手再沈吟。

得无霜露繁,恐复江汉深。

我闻道渴者,朵颐望梅林。

至味难诳口,达士多远心。

天渊本旷荡,鸢鱼各飞沈。

相期昆崙颠,弄月鸣瑶瑟。

形式: 古风

毗陵龚君以崇见投古风思致不凡依韵答之(其二)

松柏有佳色,矫矫涧谷涯。

要经鸾凤栖,岂怨人迹遐。

匠石初未逢,千岁甘枯槎。

万牛送明堂,亦不以自誇。

奇物固落落,念此毋叹嗟。

君看蒿蓬茂,正足供鸣蛙。

深根忍霜雪,生意日已嘉。

终然拔青云,勿虑岁月赊。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秋日程伯玉携诗见过次韵

秋声入梧桐,落叶惊瓮牖。

菊丛生细香,安排作重九。

幽子曳杖吟,蓬门独搔首。

故人惠然来,新诗出琼玖。

欢言扫吾室,饾饤随所有。

高谈杂古今,疑义相可否。

当年醉翁意,固不在杯酒。

人生等一梦,谅无金石寿。

从渠豢钟鼎,未可薄藜糗。

斯须较荣枯,千载判妍丑。

君侯文章家,世胄衣冠后。

何伤回宪贫,正是裘牧友。

俗子揶揄人,古道陵迟久。

无劳问董龙,定是何鸡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