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四首(其三)

莟头元不是花房,融蜡熬酥戏滴将。

忽见微舒金爪甲,不知中有紫香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这茎头并非花朵的核心
蜡烛熔化如酥油般玩耍着滴落

注释

莟头:植物的茎尖或花蕾。
花房:花朵的中心部分,包含花蕊。
融蜡:熔化的蜡烛。
熬酥:形容蜡烛熔化后液态的状态。
戏滴:像在玩耍一样随意滴落。
金爪甲:比喻花瓣初展的形状,可能像有金色爪痕的甲壳。
紫香囊:紫色的香囊,可能是花朵中的香气来源。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展现了蜡梅花的独特美。"莟头元不是花房"一语,以一种否定的方式强调蜡梅与其他花卉不同,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花房那样华丽堂皇,而是以自己的独特之处吸引人们的目光。

接下来的"融蜡熬酥戏滴将",形象地描述了蜡梅花在春日暖阳照射下的状态。蜡梅花看似坚硬,但在温暖的阳光下逐渐展开,如同融化的蜡油一般,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然后诗人突然发现"忽见微舒金爪甲",蜡梅花蕾细致地舒展开来,就像精巧的金质装饰。这里的"金爪甲"比喻了蜡梅花蕾的形状和色泽,以及它在阳光下的生动姿态。

最后一句"不知中有紫香囊"则揭示了一种意外的发现,蜡梅花蕾内竟藏着淡淡的紫色香气,如同一个小巧精致的香囊。这不仅是对蜡梅花香味的描绘,也象征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

整个诗句通过层次分明、意象丰富的语言,展现了蜡梅花独特的形态与气质,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蜡梅四首(其二)

眉间蜜酒发轻黄,对著诗人不惜香。

金作仙衣元自冷,月中仍带一身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蜡梅四首(其一)

蜜蜂底物是生涯,花作糇粮蜡作家。

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酴醾初发

一春长是怨春迟,过却春光总不知。

已负海棠桃李了,再三莫更负酴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静坐池亭二首(其二)

荷边弄水一身香,竹里招风满扇凉。

道是秋来还日短,秋来闲里日偏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