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同知题夏太卿万竿烟雨图

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

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

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

别驾退公来看画,为君重咏五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以“万竿烟雨图”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

首句“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开篇即以“容台仙老”这一形象,赋予了画面中的竹子以超凡脱俗之感,仿佛是历经岁月洗礼的仙人所描绘的景象。这里的“岁寒姿”不仅指出了竹子在严冬中依然挺拔的姿态,也暗喻了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坚守的高洁品格。“惯写潇湘玉万枝”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繁茂与纯净之美,如同潇湘之水边生长的玉质竹林,给人以清雅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与水、雨的互动关系。竹梢在水面投下的轻柔影子,以及远处雨中竹叶的滋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种景致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捕捉。

“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两句,将画面拓展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黄陵庙与屈子祠,分别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相关联,增添了画面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鸟鸣声声,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远处的草色与祠庙相连,更加强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感。

最后,“别驾退公来看画,为君重咏五紽诗”表达了对观画者的邀请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这幅画作蕴含的深意和价值。通过这样的诗句,作者不仅展示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传递了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共同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竿烟雨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还融入了文化的历史感和哲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登薛烈妇冢

城南湓渎旧时居,粉阁犹存地一隅。

狂物自罹三尺法,佳人兼送万金躯。

夕阳陵谷烟云变,寒食荆榛雨露濡。

使者观风无暇问,土中埋没夜明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分得黄幡绰墓送客

天宝年中一老伶,孤坟三尺旧题名。

沉香亭畔曾供奉,太液池边得从行。

蜀道马騑尘衮衮,梨园人散草盈盈。

置君夜雨淋铃曲,三迭阳关自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分得西花园送客

西园春暖树参差,曾向园中共酒卮。

对面斗来新叶子,隔河呼出好花枝。

合盘佳会逢时约,橄榄余甘入梦思。

他日归来温故事,还寻石上旧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读及庵寄诗

锦心绣口出天资,况复青年际盛时。

塞北岭南多著作,灯前马上费寻思。

纪行别有开封藁,毕卷当题绝妙辞。

不是故人疏贱我,自缘深厌倡酬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