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
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
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
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诗人在一座静谧的寺庙中所感受到的情景。"亭午四邻睡"表明周围的人们都沉浸于午休之中,环境异常宁静,只有鸟儿的鸣叫打破了这份寂静。"当门塞鸿去"则描绘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隔绝,心态平和。
"欹枕世人情"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纷争与情感的淡然态度,而不是深陷其中。"地燥苍苔裂"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炎热导致的地面干裂,生长着的苔藓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接下来的"天凉晚月生"则是对夜幕降临后,温度逐渐下降和月亮升起的情景描写。诗人在这宁静而清凉的夜晚,感到了一份难得的平和与愉悦。
最后两句"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表达了诗人的心声,他对于能回到自己的安居之所是多么的渴望,但同时也感到了辛勤劳作而未获认可的无奈。整个诗篇通过对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于世俗认同的渴望。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帝里欲何待,人间无阙遗。
不能安旧隐,都属扰明时。
违理须齐辱,雄图岂藉知。
纵横悉已误,斯语是吾师。
得官殊未喜,失计是忘愁。
不是无心速,焉能有自由。
凉风盈夏扇,蜀茗半形瓯。
笑向权门客,应难见道流。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
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
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
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
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
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
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
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