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诗六首(其四)

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

飘飘风花乾,渥渥雨叶盛。

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

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

形式: 古风

翻译

堂屋南边的老榆树和柳树,它们的清凉树荫渐渐交织在一起。
轻盈的风中花儿凋零,雨后的树叶繁茂生长。
鸟儿的鸣叫显得格外悠长,客人离去后,门庭更加寂静。
我并无拯救世人的计策,内心忧虑却无人理解。

注释

堂南:堂屋南边。
老榆柳:古老的榆树和柳树。
清阴:清凉的树荫。
交映:交织。
飘飘:轻盈地。
风花乾:在风中凋谢的花朵。
渥渥:形容雨后湿润的样子。
雨叶盛:雨后的树叶繁茂。
鸟鸣:鸟儿鸣叫。
日方迟:太阳升起得晚。
客去:客人离开。
门逾静:门庭更加安静。
济世略:救世的策略。
耿耿:心情焦虑不安。
欲谁省:想要谁明白。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

“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开篇即以堂前的古榆和垂柳为画面中心,这些树木在春日的阳光照射下,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空间。

“飘飘风花乾,渥渥雨叶盛。”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细腻的花瓣随风轻轻舞落,仿佛在空中飘扬;而经历了雨水滋润后的叶子更加鲜绿丰茂。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随后,诗人转向声音和时间的描绘:鸟儿在悠长的春日午后开始啼鸣,外出的人们渐渐离去,门前变得更加寂静。这两句不仅传达了时间流逝的声音感受,也反映出了一个安宁无扰的居住环境。

“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末尾两句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对外界的喧嚣和纷争持有距离,不再渴望去干预或改变世界,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世俗、求同道者的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以及他对于世俗纷扰保持距离、寻找知音的个人情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诗六首(其六)

东风忽无情,吹我园中花。

繁红与艳紫,零落委泥沙。

鸣鸟亦何事,啾啾竟諠哗。

须知盛已极,委弃欲谁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春阴

春山苦多昏,阴霭昼长暝。

鸟鸣欲成巢,冰泮鱼已泳。

薄寒方未已,惨切有馀劲。

霏霏晚雨飘,黯黯夕氤凝。

高鸿戢南翮,布谷谨新令。

班班农在耕,冉冉麦将盛。

官闲倦无侣,览物偶乘兴。

无辞数携酒,溪柳黄欲映。

形式: 古风

春阴泊龟山寄园明

东风淮声鸣万鼓,山头孤塔藏烟雾。

一庵老宿何处峰,孤舟倦客沙边雨。

杨柳梢头春未多,白蘋汀下正沧波。

莫向春阴开病眼,风烟如此奈愁何。

形式: 古风

春旱二首(其一)

大野拱连山,晴空转规日。

青春散坱莽,积水中荡潏。

欣欣见群动,咄咄争涌出。

滞留无好怀,风景独萧瑟。

离群与谁语,块坐守蓬荜。

卮酒乐馀春,沉忧畏生疾。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