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赋得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天枫叶林中色,试较春风枝上花。

千点乱飞仍似雨,一堤掩映欲成霞。

水边朱户秋烟暝,山外丹梯晚照斜。

却笑东皇虽有意,不如青女著铅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霜天枫叶与春花的对比之美,以及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变幻。首句“霜天枫叶林中色”,以“霜天”为背景,渲染出一片冷艳而深沉的氛围,枫叶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出不同于春天的色彩,别有一番风味。接着,“试较春风枝上花”,将霜天枫叶与春风中的花朵进行对比,突出两者在季节和气质上的差异。

“千点乱飞仍似雨,一堤掩映欲成霞”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霜叶随风飘落的情景,既像细雨轻洒,又仿佛霞光映照,展现出霜叶独特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

“水边朱户秋烟暝,山外丹梯晚照斜”则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水边的朱红色门户在秋日的烟雾中显得格外幽静,山外的丹梯(可能指山间小径)在夕阳的斜照下更显红艳,两处景象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却笑东皇虽有意,不如青女著铅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此处借指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青女,则是传说中的霜神,象征着霜雪之美的女神。诗人认为,虽然春天充满生机,但霜雪之美同样令人赞叹,甚至更胜一筹。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天枫叶与春花的对比,以及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季节更替的哲思。

收录诗词(55)

朱谋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得善题清华阁

临湖阁榭曲堪凭,坐得群公第一层。

户外人归初射鸭,堂前客散尚呼鹰。

汀花日度闻歌舫,岸柳宵藏伴读灯。

多暇知君向西啸,隔城山翠扑眉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冬日寻图南兄山居

卖畚偶于南郭行,也从别墅访先生。

田间路直收红稻,林下衣香拾绿橙。

手劈蟹螯延细酌,身将鸡肋喻浮名。

卜邻欲问东家竹,烟雨扶犁得耦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讯辽府用极兄

天涯何处客愁轻,异国飘零见弟兄。

岂乏猪肝供旅食,还从牛耳订宗盟。

柳边棹倚离亭笛,花下杯残别院筝。

君入秦淮予入郢,断行时有暮鸿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其勤宗兄

落魄齐昌偶曳裾,风光屈指一年馀。

君延南郡沙棠楫,我问东湖水竹居。

两地经春无客信,三韩旁午有军书。

行吟亦抱灵均恨,鼓枻愁逢楚泽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