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闻鸮有感”为题,由明代诗人卢祥所作。诗中描绘了鸱鸮在夜晚侵入皇宫,其叫声打破了阿阁鸾凰的宁静,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异样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深切的关怀与忧虑。
“鸱鸮夜入禁垣鸣”,开篇即以鸱鸮的夜鸣渲染出一种不寻常的氛围,禁垣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封闭,而鸱鸮的鸣叫则打破了这种宁静,预示着某种不祥或警醒的到来。
“阿阁鸾凰不听声”,阿阁是皇宫中的建筑,鸾凰则是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鸟,此处用以象征皇室的尊严与和谐。然而,鸱鸮的鸣叫却未能引起这些象征着皇家荣光的鸟儿的注意,暗示了某种被忽视或被隔绝的现实。
“感我正兴家国念”,诗人在此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正在思考着国家与家庭的兴衰,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深深忧虑与关切。这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流露,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寒梅唤尽到天明”,寒梅作为冬季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里,寒梅的“唤尽”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诗人对黎明前黑暗的坚持与期待。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鸱鸮的夜鸣,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希望与坚持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