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听蝉

偶同高士出,一路听蝉嘶。

雅尚宜秋露,何心怜夏畦。

晚风清梵外,茂树翠微西。

复此令人远,依依飞鸟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山寺听蝉》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在山中寺庙聆听蝉鸣的静谧与深邃之感。

首句“偶同高士出”,以“偶”字点明诗人并非特意前往,而是偶然同行,暗示了一种随性自在的心态。接着“一路听蝉嘶”,将视线聚焦于沿途的蝉鸣,以声衬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雅尚宜秋露,何心怜夏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境。诗人以“雅尚”形容对秋露的喜爱,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而“何心怜夏畦”则表达了对夏日田间劳作的淡然态度,或许是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或是对自然法则的顺应。

“晚风清梵外,茂树翠微西。”晚风轻拂,梵音悠扬,茂密的树木在夕阳余晖下呈现出一片翠绿,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心灵的宁静与超脱。通过“清梵”二字,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宗教精神相融合,增添了诗作的哲学意味。

最后,“复此令人远,依依飞鸟栖。”这两句收束全篇,以“令人远”表达出诗人被眼前的景致深深吸引,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而“依依飞鸟栖”则以动态的画面结束,既呼应了开头的“偶同高士出”,又以鸟儿的栖息象征着生命的归宿,整个画面显得和谐而宁静。

综上所述,《山寺听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题欧先生南圃

南圃人安节,东篱菊吐英。

苍凉开画色,閒暇读书声。

远水浮秦树,斜阳澹汉城。

所欣吟月下,一傍古松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朱子茂茅亭新成

中表过从好,巢居又一枝。

金鳞云锦烂,玉树月华披。

坐即频呼酒,行应为采芝。

不逢尧与舜,安敢望茅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濠上逢旧妓

骄马几时迎,桃根艳柳营。

半生重入梦,两度总倾城。

日澹青楼色,笳悲子夜声。

藁砧何可道,山上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大历琴

端居珍所尚,三叹少知音。

不遇丁年友,那称大历琴。

徽明千古月,匣向万山岑。

最是同閒止,商歌入旧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