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余京的《十四夜焦山水晶庵看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祥和的夜晚景象。首句“薄暝疏钟隔树闻”,以傍晚时分稀疏的钟声穿透树林,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海风收尽岭头云”暗示了海风吹散了山岭上的云雾,使得月光得以清晰地洒落。
“住山梦好经三宿,看月光圆到九分”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他愿意在此停留多日,只为欣赏那圆满明亮的月色。诗人的情感随着月光的渐盈而深化,体现出对自然美的深深沉醉。
“天淡银河涵水气,江平冰縠织波纹”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景观,天空如洗,银河倒映在平静的江面,仿佛水面上布满了细细的冰纹,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最后,“僧窗不用呼灯火,老眼能书白练裙”以僧人的窗户无需点灯,因为月光已足够明亮,而诗人的眼力虽老,却依然能看清洁白的素裙,流露出诗人对月夜景色的赞赏和内心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焦山水晶庵夜晚的宁静与诗意,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