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君逸雅兰石图

无限骚情笔一枝,替花愁雨不胜悲。

披图自叹身如蕙,幽谷宁忘托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此诗《题洪君逸雅兰石图》由清代诗人施景琛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兰花与岩石的画作,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无限骚情笔一枝”,开篇即以“骚情”点明主题,暗喻诗人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古代文人骚客的深情厚意。这里的“骚情”不仅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情感的追忆与致敬。诗人以一支笔,将无限的情感倾注其中,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艺术情怀。

次句“替花愁雨不胜悲”,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仿佛化身成为一朵被雨水打湿的花,承受着无尽的忧愁与悲伤。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在风雨交加中,花儿无力抵抗,诗人亦感同身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感慨。

接着,“披图自叹身如蕙”,诗人通过观察画作,联想到自己如同兰花般高洁而坚韧的生命状态。兰花(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雅、纯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诗人在此借物咏怀,表达了对自己品格的期许与自我反思。

最后,“幽谷宁忘托足时”,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信念。即使身处幽谷,也要铭记曾经给予自己支持和力量的时刻。这句话既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道路的期许,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通过兰花、风雨、幽谷等自然元素的运用,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艺术世界,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与哲理。

收录诗词(29)

施景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鹿耳门怀古(其一)

回首东隅叹已迟,奔潮澎湃亦云疲。

延平地下应遗恨,锦绣河山付与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鹿耳门怀古(其二)

七鲲一舸下迟迟,东望颓垣力已疲。

牵犬终羞过上蔡,河山今日属伊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夜会赤崁城(其一)

万家灯火六街尘,漉酒何妨脱角巾。

绝似芳园桃李宴,鹿门春色十分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夜会赤崁城(其二)

偶携铁砚走风尘,萍水相逢尽角巾。

南月惊乌歌舞夕,红潮渐上颊边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