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斋诗为王深叔作

人生一涉世,波澜渺无穷。

凡儿似得计,兀兀自穷能。

惟有盛名下,颇招众嫉攻。

开关或延敌,政使臧亦凶。

古人故不尔,山泉养正蒙。

我非阮嗣宗,何时见阿戎。

濯濯春月柳,谡谡松下风。

似闻未著冠,笔力百夫雄。

馀子窘不足,渠乃忌太丰。

比从道人游,警悟世谛中。

试观名斋意,已见应世工。

圣贤在方策,制行固不同。

惟有虚己游,万川同一东。

此名可书绅,愿言谨厥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虚舟斋诗为王深叔作》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洞察。

诗开篇即以“人生一涉世,波澜渺无穷”描绘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波涛汹涌,难以预测。接着,“凡儿似得计,兀兀自穷能”则指出普通人往往自以为是,却最终陷入困境。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名声与嫉妒的关系,“惟有盛名下,颇招众嫉攻”,强调了在名望之下,往往会引来他人的嫉妒与攻击。

“开关或延敌,政使臧亦凶”暗示了面对外界的挑战与诱惑时,人们可能会做出不道德的行为。诗人引用古人智慧,“古人故不尔,山泉养正蒙”,提倡像山泉一样保持本真,不受外界干扰。诗人自省,“我非阮嗣宗,何时见阿戎”,表达了自己并非逃避现实的阮籍,而是渴望见到真正的知音。

接下来,“濯濯春月柳,谡谡松下风”以自然景象象征人格之美,“似闻未著冠,笔力百夫雄”赞扬了未显山露水之人才的潜力与力量。诗人指出,“馀子窘不足,渠乃忌太丰”,批评了那些心胸狭隘之人对才华横溢者的嫉妒。

最后,“比从道人游,警悟世谛中”表明诗人通过与高僧道人的交往,获得了对世间真理的警醒与领悟。“试观名斋意,已见应世工”赞美了名斋主人的处世智慧。“圣贤在方策,制行固不同”强调了圣贤与常人的行为准则存在差异。“惟有虚己游,万川同一东”倡导了谦逊与包容的态度,认为无论多么不同的事物,最终都能汇入同一的河流。

整首诗以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名誉、嫉妒、智慧、修养等多个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382)

饶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诗僧。一字次守,、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 字:德操
  • 籍贯:自号倚松道
  • 生卒年:1065~1129

相关古诗词

和周提刑乐岁诗

老农终岁忙,濯足不及骭。

岂无相劳苦,穑事苦萦绊。

迩来邻酒熟,隔户闻呼唤。

客至便为约,此饮期达旦。

乃翁起行酌,瓦缶恣瀰漫。

一引未置之,捋肘发屡叹。

尝记秋来雨,似称春馀旱。

旱忧牟麦焦,雨惧禾黍烂。

而今雨旱解,万事皆毕干。

傥非值时和,未易了炊爨。

似闻使者贤,云似周十乱。

语竟复满引,抵掌笑秦汉。

形式: 古风

次韵酬潘庭立仪曹见赠之作

安仁可独来,连璧岂易得。

我老阅士久,此士秀江国。

不窥董生园,颇割子鱼席。

向来决胜地,辟水湛寒碧。

几年富问学,一道贯儒释。

捉麈初不哗,论正语明白。

哦诗咄嗟办,妙韵出金石。

吾家妙喜师,赏叹节屡击。

夜堂明月冷,鼎足坐禅寂。

他年山中人,盛事话畴昔。

形式: 古风

杲道人屡聘不起用庭立韵作诗开之

百年过雷雹,谁丧复谁得。

邯郸一枕梦,蜗角两战国。

道人脱世网,便卷百丈席。

分明老胡裔,彷佛眸子碧。

向来数道场,众挽不容释。

金言无自晦,如反衣狐白。

道人笑不答,我心固匪石。

迩来燕雀豪,颇须鹰隼击。

达人有舒卷,大士等喧寂。

何当为众起,孰谓今非昔。

形式: 古风

元辉上人喜赋诗作东坡字萧然有出尘之姿渠亦用韵有作且乞诗为别因再次韵赠之

禅流笔墨戏,好句亦时得。

譬如世佳人,不必须倾国。

我行百城时,所至不暖席。

默求支许流,常叹暮云碧。

阿师有典刑,一见我心释。

根源师璨可,馀事窥元白。

丛林半良窳,初若泗滨石。

欲出金玉音,不妨聊考击。

致远或恐泥,落华反枯寂。

口边白醭去,愿子师古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