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竹轩

伐木久辍响,谷风遂成诗。

友道已不古,况复叔世时。

耳馀亦搆隙,寄䘵良可知。

君看友竹轩,为事岂好奇。

择交逮草木,此意诚足悲。

管鲍不可作,吾将谁与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童冀所作,题为《友竹轩》。诗中描绘了伐木声停歇,山谷间风起,诗人借景抒情,感叹友情在现代社会的稀缺与不易寻觅。

首句“伐木久辍响,谷风遂成诗”以自然景象开篇,伐木声停止,山谷间传来的是风的吟唱,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行为的回应,引出下文对友情的思考。

“友道已不古,况复叔世时”表达了对古代深厚友情的怀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纯真友谊的缺失。这里的“古”和“叔世”分别指过去和现代社会,暗示了时代变迁对友情的影响。

“耳馀亦搆隙,寄䘵良可知”进一步阐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即使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也存在着难以察觉的裂痕。诗人通过“寄䘵”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友情难以维系的感慨。

“君看友竹轩,为事岂好奇”转而描述了一处名为“友竹轩”的地方,这里并非因为奇特的事物而吸引人,而是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朋友真诚相待的环境。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真正友情的向往和追求。

“择交逮草木,此意诚足悲”强调了诗人选择朋友的标准,如同对待草木一样,需要细心呵护和珍惜。这样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却也让人感到悲哀,因为现实中很难找到这样纯粹的友情。

最后,“管鲍不可作,吾将谁与归”引用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友情典范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找不到类似知己的无奈和孤独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际关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社会中友情稀缺的感慨。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如在堂

奉亲有高堂,堂无百岁亲。

思亲有孝子,子无百年身。

亲去日已远,我心谅如存。

入室想音容,謦欬如有闻。

岂惟严烝尝,甘旨方具陈。

皦皦心目间,膝下奉晨昏。

我身良有尽,我心浩无垠。

百年岂不长,子后亦有孙。

所愧为人子,莫报罔极恩。

载歌蓼莪篇,此恨终乾坤。

形式: 古风

兰雪轩

猗猗谢庭兰,玉立美无度。

托根已得所,况复依琼树。

天寒霜雪繁,祇恐岁年暮。

春风不披拂,何由觌情素。

所愿晞春阳,时时承湛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并蒂二色菊

秋林已凋谢,晚菊忽献奇。

烨烨霜中英,一干各异姿。

初疑金玉蝶,骈栖瑶树枝。

又疑道家术,变幻之所为。

我闻菊禀性,真正恒自持。

胡为遂世暮,革面非所希。

容色信可易,本根谅难移。

所以古君子,坚白无磷缁。

草木非所怜,永为时世悲。

形式: 古风

次张来仪题金华山居图韵

我昔采玄芝,东上金盆山。

仙人五云车,可望不可攀。

授我日月鼎,粲然铅汞斑。

持归石室中,神光烛茅菅。

自从落城府,岁运亦已还。

颇闻青田鹤,近自辽海还。

口衔五色图,飞下青冥间。

山中旧茅屋,言归老云关。

丹液庶有成,白首回童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