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佳期不负到重阳,细雨浓阴又可伤。
试问东篱何处赏,有花无酒恼人肠。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九日遇雨》描绘了诗人重阳节遇雨的情景。首句“佳期不负到重阳”表达了对重阳佳节的期待和赴约的心情,然而接下来的“细雨浓阴又可伤”则转而描绘了现实中的阴雨天气,使得节日的气氛显得有些凄凉。诗人不禁发问:“试问东篱何处赏?”东篱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象征隐逸或赏菊的地方,此处暗指赏菊的习俗,但雨天使得这一传统活动变得困难。“有花无酒恼人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雨而无法饮酒赏花的遗憾,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重阳节习俗的向往与现实中不得其时的失落,以及由此产生的淡淡哀伤,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寥落天涯岁月赊,每逢佳节苦思家。
无钱沽得邻家酒,不敢开窗看菊花。
佳节相逢作远商,菊花不异故人乡。
无钱沽得邻家酒,一度孤吟一断肠。
梁王宴罢下瑶台,窄窄红靴步雪来。
恰似阳春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霞光日落红穿树,山色雨馀青近人。
便好拂衣入山去,解鞍辞却马头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