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闻雁》是明代诗人谢承举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枕断烟波晓梦馀”,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耳边回响着波涛与烟雾交织的宁静景象,暗示了一夜未眠的思绪。这里的“烟波”不仅指自然界的烟雾与波浪,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忧虑。
次句“雁声悲切过匡庐”,以雁鸣为线索,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匡庐(即庐山)的壮丽景色。雁声的“悲切”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期盼。通过雁的南迁北徙,诗人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后两句“离人久望平安字,何事江东不寄书”,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在漫长的等待中,诗人渴望收到一封平安的信件,以慰藉心中的不安与期待。然而,江东(泛指江南地区)却迟迟没有寄来任何消息,这使得诗人的思念更加浓烈,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安危的担忧。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雁鸣、烟波、匡庐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情感波动的氛围。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