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陆端门吴小仙双松

吴仙落笔皆俊气,浓淡平奇得胸意。

召取蓬莱脱角龙,蟠曲张鳞对相戏。

拗怒喷薄烟雾青,千山老干无好形。

皮毛几伐现真骨,尘垢摆脱通仙灵。

茯苓长生化精魄,齐弟夷兄共肥瘠。

世遥韦毕未可知,凡手安能论什伯。

?背一老蹲若睡,海雏所化或者是。

总归元气鸿濛中,太初太素将无同。

秋山斤斧无朝莫,令人南忆闽瓯路。

赤城雁宕不难求,布袜青鞋远寻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吴颖芳的《和陆端门吴小仙双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画面。首句“吴仙落笔皆俊气”赞美了吴小仙画松的才情,笔触中透出豪放与灵动。接下来通过“召取蓬莱脱角龙”比喻松树的奇特姿态,如同神龙盘曲而生,充满动态感。

“拗怒喷薄烟雾青”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风雨中的挺立,青烟雾气缭绕,显得生机勃勃。接着,“千山老干无好形”则对比出松树坚韧的形态,即使历经沧桑,依然保持其独特的美感。

“皮毛几伐现真骨,尘垢摆脱通仙灵”进一步赞美松树的内在精神,即使经过砍伐,仍显露出真实的骨气,仿佛通达仙界。松树的长寿特性在“茯苓长生化精魄”中得到体现,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

“齐弟夷兄共肥瘠”暗示松树间的共生共存,无论生长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互相扶持。最后两句“总归元气鸿濛中,太初太素将无同”将松树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首诗以松树为载体,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吴小仙画技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崇敬,语言流畅,意象生动,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7)

吴颖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湖楼送客

三丈旗竿曳红尾,游丝网春留客子。

碧树交窗浸碧阴,凉雨斯斯叶头驶。

浥湿柳花波浪肥,亭角光窜银丝飞。

高楼有酒不能醉,可惜粟留金画衣。

嬉风席展洲蘋上,迎船绿簸漫天浪。

客情忽缅谢公游,五两东随钓溟涨。

形式: 古风

程氏馆听琴送黄海胡子

南浦别多惟悴深,叩槛忽聆丹凤吟。

掌上十指有长短,坐客满堂谁会心。

认得缥缃几行字,大匠注眸不相弃。

剑芒已露幽壤光,感激临行洒秋泪。

客怀醉揽如乱沙,寸心愁谢霜后花。

江亭欲雪未成雪,三十六峰寒到家。

横蹙吴山截江路,离魂尚恋烟郊树。

掷杯起柁日落迟,洒落沙风送愁去。

形式: 古风

萧尺木画竹

画叉高展秋■■,磊落长身一区玉。

天风吹我过衡湘,彷佛青岩白沙曲。

名手宋文元仲圭,古劲笔力挽与齐。

即今画欠铁钩锁,茎驽叶钝俗不医。

良朝客满东轩外,起立如墙开眼界。

梢长便欲破屋椽,室小檐低不容挂。

枝枝叶叶竹意中,无枝叶处皆清风。

汤瓶火急作蟹语,瞪视大幛空复空。

细思似有百怪助,妙在无意非人工。

南溪上品潇湘种,愁绝烟林什伯丛。

形式: 古风

石田翁长卷

笺麻卷素积老屋,中山卯君供不足。

翁因兴到墨怒飞,决水驱山置横幅。

洞庭微茫三峡险,苍梧云重衡湘掩。

静听深竹有猿声,直上长空散鸦点。

九州一尘滴笔端,营丘洪谷优劣难。

出奇变幻意无尽,妙处归宿臻幽闲。

临流结宇柴门现,下入山光波淀淀。

石林回转凡几重,小径蛇踪飘似线。

百年绢素完无坏,欲购空囊思举债。

胸中尘秽洗尽空,饱歠藜羹长看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