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由海日所回高坡经大云寺,正值琼城一带刺桐花开,即景呈金门夫子

望晴空、天半朱霞,疑将堕赤城赤。

嬉游每逐裙榴队,共踏遍红尘陌。遮不得。

那古刹、墙儿衬染都生色。

艳阳天似,火伞擎霄,丹沙炼鼎,春已过三月。

休停屐,学士庄瑶峰侧,是侬家第宅。

炎州文苑谁称最,定有祥云烂漫。常栖息。

畅好是、檀郎欲等餐桃客。

麻姑同伴,挽一朵灵芝,一乘丹凤,点破碧天碧。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彩的春日景象,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开篇“望晴空、天半朱霞”,以朱霞喻示朝阳初升时天空的瑰丽色彩,引出对赤城山的遐想,暗示了词中景色的热烈与壮观。接着,“嬉游每逐裙榴队,共踏遍红尘陌”两句,生动描绘了人们在花丛中游玩的情景,仿佛置身于一片繁花似锦的花海之中,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遮不得。那古刹、墙儿衬染都生色”则转向对寺庙的描写,通过古刹的映衬,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美,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艳阳天似,火伞擎霄,丹沙炼鼎,春已过三月”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热烈与繁华,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变迁巧妙融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休停屐,学士庄瑶峰侧,是侬家第宅”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景致的喜爱与归属感,仿佛这山峰、这寺庙就是她心灵的家园。最后,“炎州文苑谁称最,定有祥云烂漫。常栖息。畅好是、檀郎欲等餐桃客。麻姑同伴,挽一朵灵芝,一乘丹凤,点破碧天碧”几句,不仅赞美了文人的才华与高尚情操,也寄托了词人对于理想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1)

吴小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法驾导引.前题

家乡别,家乡别,回首望琼台。

烟树微茫山一发,思亲不觉泪流腮。夫婿眼中来。

形式: 词牌: 法驾导引

南乡子.古长乐州旅次

地近珠池清。浩浩江波送月明。

三五珠娘咸问讯,钟情。家在瑶台第几层。

侬是女书生。小住灵山山秀灵。

夫婿善调金缕曲,词成。常付双鬟唱不停。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踏莎美人.村居乐

竹外有梅,柳间有月。况兼泉涧流声活。

便携雅嘴掩柴门,好把唐诗几句教稚孙。

灯影机声,茶香松韵。商量明白开香酝。

夫君家塾说书回,好事多陈蔬果共传杯。

形式:

消息.李紫酺先生惠寄《香梦春寒馆诗选》,吟谢

燕掠风帘,桃红藓砌,先生知否。

漫说春寒鸳梦暖,却讶莺啼柳。

新诗一卷,芸窗细读,合把浓香熏透。

笑檀郎、耽清坐,难掩侬、短长吟口。

花魂月魄,钏痕钗影,怎教多情消受。

才子佳人,天长地久,总入词人手。

消闲却忆,小园梅绽,曾酿半壶冬酒。

好沉醉、研磨私评,那人领首。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