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华山隐归西湖

方士求仙入沧海,十二城楼定何在?

金铜移盘露满天,琪树离离人不采。

轩辕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趋。

青牛谷口迎紫气,白鹤洞中传素书。

珊珊鸣佩星辰远,寂寂珠庭云雾虚。

修髯如漆古仙子,玉林芙蓉染秋水。

九关高塞不可留,归去江湖种兰芷。

山头宫殿风玲珑,玄猱飞来千尺松。

閒房诵经钟磬响,石壁题诗苔藓封。

欲向君王乞祠禄,安排杖屦来相从。

形式: 古风

翻译

方士追求长生进入大海,那些古老的城楼如今何处安在?
金铜制成的器皿映照满天露水,稀疏的瑶树无人采摘。
黄帝端坐于神圣的宫殿,群仙和真人围绕在他身边。
青牛谷口紫气缭绕,白鹤洞中传来仙人的秘籍。
佩环轻响,星辰遥远,寂静的仙境云雾缭绕。
仙子长须如漆,居住的玉树林被秋水浸染。
九重关隘高耸难以停留,我将回归江湖种植兰花香芷。
山顶的宫殿风声清脆,黑猿在千尺松间飞舞。
闲暇的房间诵经声回荡,石壁上的诗句已被苔藓覆盖。
我想向君王请求一个官职,准备好杖履跟随你一同前往。

注释

方士:古代寻求长生不老的人。
沧海:大海,象征着广阔无垠。
金铜:贵重金属,象征财富与神秘。
青牛谷口:传说中的仙境入口。
祠禄:古代官员的职位,负责祭祀之事。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出行。

鉴赏

这首元代王士熙的《送华山隐归西湖》描绘了一幅仙人归隐的画面。首句“方士求仙入沧海”暗示了华山隐者曾追求仙道,而“十二城楼定何在?”则引发对尘世繁华的追忆。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金铜移盘露满天”、“青牛谷口迎紫气”等神话元素,渲染出神秘而清幽的仙境氛围。

诗人赞美华山隐者的超然,“群仙真人左右趋”描绘其受到仙界尊崇,而“归去江湖种兰芷”则表达了他选择回归自然的淡泊心境。山头宫殿的描写“风玲珑”、“玄猱飞来千尺松”,展现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修髯如漆古仙子”以形象的比喻赞美隐者的仙风道骨,而“玉林芙蓉染秋水”则寓言其人格之美。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追随隐者,过上清修的生活,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仙人归隐的场景,又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友人的祝福。

收录诗词(115)

王士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 字:继学
  • 籍贯:东平

相关古诗词

上丹霄

弃浮荣,忘羁绊,胜秋蓬。乐天命、所遇皆通。

随缘一饱,算来奚用禄千钟。

甘闲守拙,挨清贫、岂顾顽铜。

陪霞友,邀风月,临溪石,对岩松。论坦然、出世家风。

烹金炼玉,斡旋牝虎与玄龙。

而今重悟,万缘空、意倦心慵。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上丹霄.入道

死生催,轮回迫,没休期。向迷津、苦海争驰。

会逢圣代,真仙垂教度群迷。

顿然唤觉,梦浮生、疏远轻肥。

头如蓬,面如垢,情如醉,貌如痴。处闲闲、穷究幽微。

嘉祥得也,料应尘世少人知。

灵风飘荡,静乾坤、月照华夷。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上丹霄.本名上平西用张子云韵

得真闲,投真趣,傲萍蓬。任运命、否塞亨通。

生涯寂淡,二十年罢倒金钟。

头头返照,破昏蒙、灵鉴非铜。

或游戏,红尘境,或栖隐,碧岩松。掌谭马、遗范馀风。

驱驰造化,自然交媾虎和龙。

上清仙举,要争魁、安敢耽慵。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小重山.述怀

猛悟尘劳跳出笼。胸襟多少事,尽成空。

逍遥物外效愚蒙。真脱洒,端的好家风。

启户对松峰。红尘飞不到,白云中。

道心不与利心同。开怀抱,高卧养疏慵。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