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湖南运判司勋曹公衡山行

大山隐隐横如衡,北与常岳当天经。

发奇吐怪无时停,旦暮生气凝紫青。

隆隆翠光照南溟,是为朱陵赤帝庭。

奇峰八九罗明星,真仙宴集通层城。

飞楼叠阁到绝顶,环回照映真云屏。

流泉夜逐银河倾,危石上与支机撑。

轻舆飞盖不知峻,来往常见林梢盈。

炳灵弥世动宸扆,仪物严奉侔朝廷。

天章国宝萃神异,金华墨彩光峥嵘。

提封奄有神仙宅,星轺部按经云扃。

传经俯可拾青紫,摛华早合登蓬瀛。

肯跨苏耽岭头鹤,轻逐浮丘吹玉笙。

暂将胜具拟玄度,行与大帝调六英。

汉庭已当思汲黯,紫坦归次光晶荧。

寻源况曾到鸡足,根尘洗尽丹台灵。

宰官应世通有诚,飞云何意超鸿冥。

玄珠不独罔象得,白雪一点洪炉生。

诗豪墨妙天许并,云崖苏壁增新铭。

紫虚羽盖飘竛竮,湘源宝瑟鸣兰汀。

蛾眉旋顾若自失,霜威一肃春华零。

琴高睥睨不敢请,遗鲤失步奔长鲸。

平反犴狱成虚囹,奸豪敛衽无辜宁。

随车霭霭留馀馨,千里卷尽重云暝。

威形不习西门豹,襟风远析湘人酲。

自怜匏系致身误,迟日坐费三春晴。

况无氛翳动精祲,照乘惟有仙花明。

日边应许留姓名,云车未间相逢迎。

花源深处寻遗氓,枕泉漱石穷幽清。

拂掠朱鸾毛羽轻,朗听日毂声鍧鍧。

谁知信舍远千里,胸中浩气高难平。

翰林一想天姥起,当年飞梦三更成。

便欲登临云顶寺,俯看练带潇湘横。

惊闻佳句得交佩,传写宝秘胜韦籯。

清新自是文章伯,飞誉高华由妙龄。

美如时雨恣飞洒,有声著物皆欣听。

河流万里势不息,曲折细可为章程。

大匠斤斧何经营,良贾厚藏非力耕。

锋铓铦利新发硎,文彩繁缛森华缨。

洗心吟玩曾未再,已觉两腋生羽翎。

千岩万壑句中尽,此身如在衡山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南衡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自然的神奇。开篇“大山隐隐横如衡”,以“衡”字点题,形象地描绘出山峦起伏的景象。接着,“北与常岳当天经”,进一步强调了衡山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诗人通过“发奇吐怪无时停”、“奇峰八九罗明星”等描述,展现了衡山的奇特与壮观。

“飞楼叠阁到绝顶,环回照映真云屏”描绘了衡山之巅的建筑与云海景观,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流泉夜逐银河倾,危石上与支机撑”则通过水与石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衡山夜晚的静谧与壮丽。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人文情怀,如“炳灵弥世动宸扆,仪物严奉侔朝廷”,体现了对衡山神圣地位的尊崇。

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如“提封奄有神仙宅”、“星轺部按经云扃”等,赋予衡山以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衡山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衡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丰富的想象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溪行

云溪发源自云门,千古流注越山根。

城金河玉虽已远,南来波浪长崩奔。

苍崖峭壁三十里,翠烟紫雾笼寒水。

往来鸥鹭逐波头,出没鱼龙穿石齿。

清时有客寄扁舟,长啸日来溪上游。

缓教霜翮追清曲,漫引轻丝下碧流。

有时醉卧閒双桨,不知船逐樵风上。

挹尽千岩晓气清,听我万壑寒泉响。

无端侧耳凤凰鸣,却跨青鸾上玉京。

流连丹桂三秋色,辜负寒松半夜声。

十年南北何扰扰,咫尺溪头不成到。

几回魂梦似当时,梦觉尚疑云满抱。

今日羁縻江海曲,折腰翻为斗升粟。

山头日落见云归,自怪此身何局促。

皂雕万里在一飞,蛟龙未必藉沟池。

风月好时心似水,啸歌聊可解人颐。

形式: 古风

梅花

当年杜老对梅花,曾忆何郎淮海作。

今日江城岁云暮,还思杜老歌东阁。

春风冬雪三百年,中间梅花岁岁妍。

清才一往不可见,惟有凌寒晓妆面。

形式: 古风

细风吹雨沾疏幕,夜久灯青寒尽落。

未言金碗沃龙膏,且免邻墙旋彫凿。

淄川老翁牙齿疏,四十始欲披儒衣。

况是双鬓青丝好,不应便作衡门老。

他年清切许雄飞,人间万事随动颐。

不独千枝照罗幕,厩溷蜡泪当成堆。

吾乡先达少陵后,功名争光皋与伊。

虚斋一盏半明灭,宾主清谈到明发。

形式: 古风

丛玉山

石城深沈有神椟,苍璧青圭森矗矗。

榛芜未薙见圆石,沆瀣初披得丛玉。

寒流喷薄洗烦虑,翠光敛舒莹人目。

两岩神化琐烟霞,一径天成遍厓谷。

朝阳杲杲亘东岭,夕阳亭亭载西陆。

拄天峻极天为低,交云拔起云常簇。

风箕雨毕列华藻,木客云娥俨仪服。

应真示相契空门,洪厓脱身度尘躅。

露天池寒星斗簇,合岩石暖莓苔绿。

石台登眺多舂容,金匮缄封富奇蓄。

幽窦悬泉岁清浅,碧岚如云日纷郁。

莲花风度夏香深,芙蓉露裛秋华肃。

灵龟戏游物自寿,师子雄腾谁与逐。

金鱼熻嚇待时雨,石鳌赑屃依苍麓。

满川云起老龙吟,虚谷风清雕虎伏。

主人天与经纶器,才名早在神仙箓。

清时北阙方我须,雅兴东山难自速。

脩途未许顿长辔,胜地何妨揭华屋。

双岩挹秀左右逢,快览凭高心眼足。

夜邀秋月得丹桂,晓迓冬曦看若木。

飞梁续径压苍矶,投隙团茅缭脩竹。

云轩芝盖俯可揖,水色天光浓溢掬。

绿野篇章惜未多,辋川图画今能续。

披图已觉思超越,过眼应忘身局束。

华编今日许联诗,芳径何年容秉烛。

因嗟轻别五云隐,长思起效三闾卜。

分知方外学屠龙,不及人间谋刻鹄。

鲁国也欣三釜粟,梁园倦游还忆蜀。

葛洪平昔志丹鼎,子房雅意捐嘉谷。

愿登天路青云梯,长听仙翁紫芝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