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日升旸谷,青辉应嶰筒。
万方陶美化,浑在泰和中。
这首诗描绘了红日初升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从地平线升起,其光芒照耀着山谷,同时青色的光辉映照在嶰筒(可能是指一种乐器或者象征性的物件)上,增添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盛世气象的赞美,认为万物在泰然和平的状态下得到了美的熏陶,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和谐统一的景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融的理想追求。
不详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木铎扬宽诏,云翘舞化风。
垂衣金殿里,圣德与天通。
日高风软不生尘,十月湖山暖似春。
绿绮抱来人不至,几时容我唤真真。
华堂迥出复城高,更买邻园彻古壕。
要展渭川千亩竹,剩栽锦里百根桃。
幽丛灌木便成林,准拟炎天百步阴。
应许春禽乐馀荫,鹪鹩稳寄一枝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