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澹泊因缘亦破除,风情心绪尚贪书。
越山不作功名债,硬忍饥寒计不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洋的《和寄钱稷臣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功名之心态,以及对书籍的执着与渴望。
"澹泊因缘亦破除":这里“澹泊”指的是清贫淡泊的生活状态,“因缘”是佛教术语,意指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因素。诗人表达了对世间纷争的超脱态度,即使是那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上无常的因缘,也都被他破除了。
"风情心绪尚贪书":尽管如此,诗人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一份对于书籍的渴望和执迷。这里的“风情”指的是世间的繁华与情感,“心绪”则是心中的牵挂。“尚贪书”说明诗人对知识、文学作品依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越山不作功名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越山,可能指的是诗人隐居的地方,而“不作功名债”则说明他并不为追求功名而努力,也不愿意背负这样的精神负担。
"硬忍饥寒计不疏":尽管生活中的困苦如饥饿和寒冷存在,诗人依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并且在这些逆境中,他的思考和计划也丝毫未减,只是更显得深谋远虑。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执着,淡泊与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其坚韧不拔、深思熟虑的一面。
不详
林屋仙丹色外妍,清泉香雾总堪怜。
不知自落人间后,三寸黄金直几钱。
共醉元龙百尺楼,方知尘世已高秋。
举头把酒问明月,许我乘风归去不。
南浦红蕖色欲然,北山僧枕梦无边。
醉乡境界无南北,不用移封向酒泉。
文人运化得天然,九酝香醪自日边。
分与诗人浇舌本,不妨石涧一杯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