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斋次韵

贫贱知心老弟兄,祗疑相得似前生。

避穷无地犹贪学,负谤如天底用名。

兵后脱身宜共惜,书中薄业尚堪耕。

殷勤预约频频见,未见亦须频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困苦贫穷中,我们深知彼此的真心,就像前世的知己。
即使无处躲避贫困,我们仍贪求学习,背负着诋毁,名声又有何用?
战乱之后能活着,应该彼此珍惜,虽然微薄的知识也足以支撑生活。
我们约定要经常见面,即使不能相见,也要频繁通信以示关心。

注释

贫贱:困苦贫穷。
知心:深知彼此。
似前生:像前世的知己。
避穷:躲避贫困。
犹贪学:仍贪求学习。
负谤:背负诋毁。
底用名:名声又有何用。
兵后:战乱之后。
脱身:活着。
宜共惜:应该珍惜。
薄业:微薄的知识。
殷勤:热情。
预约:约定。
频频见:经常见面。
频寄声:频繁通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畬斋次韵》,表达了诗人对贫困中仍然保持着深厚情谊的老朋友的赞赏和感慨。首句“贫贱知心老弟兄”,描绘了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的真挚友情,即使生活清贫,彼此的心却更加紧密。第二句“祗疑相得似前生”,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之间超越寻常的默契,仿佛前世有缘。

第三句“避穷无地犹贪学”,反映出在逆境中他们仍不忘求知,对学问有着执着的追求,即使逃避贫困也无法放弃学习。第四句“负谤如天底用名”,表明他们不畏人言,不在乎世俗的名声,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实际的作为。

第五句“兵后脱身宜共惜”,诗人提醒他们在战乱之后能幸存下来,应该倍加珍惜彼此的友谊。最后一句“书中薄业尚堪耕”,鼓励他们在知识的田野上继续耕耘,通过读书来提升自我,同时也表达了频繁相见或通信的愿望,体现出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贫贱之交的深深理解和珍视,以及对友情的执着与坚守。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崇宁阁

众香坛昼静,游屐思频来。

心转谈经处,尘空说法台。

葵花凭古碣,竹色上苍苔。

杰阁同禅院,悬河有辨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紫溪邬义翁挽诗

先君老交友,最是后凋人。

开馆日千屦,藏书山四邻。

门迎新印绶,圹掩古衣巾。

会哭皆英俊,哀风暗海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舒子俊见过

来往通家不厌频,青山心性白云身。

阴林石溜风传语,霜月溪梁水写真。

岁俭鱼鲑难猝致,天寒乌鸟自相亲。

燎炉薪暖糟床响,随分欢留作好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蒋尧仁监簿挽诗二首(其一)

家厂宣和后,官名德祐前。

不图诸老尽,竟得一身全。

月旦悬虚鉴,巾箱有秘篇。

堂堂何可得,谁乞画图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