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三首(其三)

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

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只有在露水变冷时才显出姿态,因为经过秋霜的侵蚀,香气渐渐消散。
如果它的根被移到秦宫那样的地方,会有多少美丽的女子因它而清晨哭泣。

注释

露寒:清晨的寒露。
有态:展现出美好的形态。
霜裛:经受霜冻侵蚀。
稍无香:香气逐渐消失。
秦宫:古代中国的宫殿,这里象征宫廷或富贵之地。
佳人:美女,此处可能指代宫中的妃嫔。
泣晓妆:清晨哭泣,可能是因为对花的怜惜或哀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木芙蓉三首(其三)》。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十分精致。

“须到露寒方有态”一句,通过对露水和寒气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物候更迭的生动画面,也暗示了一种等待或期待的心理状态。芙蓉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才逐渐展现出它独有的韵味与姿态。

“为经霜裛稍无香”则是说经过霜冻之后,芙蓉虽然依然美丽,但其香气却有所减退。这里不仅描绘了植物的生长状态,也隐喻着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淡薄。

“移根若在秦宫里”一句,诗人设想将芙蓉植于古代秦朝的皇宫之中,通过这种设定,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秦宫作为权力与奢华的象征,与芙蓉的清纯形成了鲜明对比。

“多少佳人泣晓妆”这句诗,则描绘了一群美丽女子在早晨化妆前,为了那些被移植到秦宫中的木芙蓉而流泪。这里的佳人们代表着过去时代的美好与哀愁,她们为芙蓉所感动,不仅是对花朵本身的欣赏,更是在叹息过往时光的逝去和美好的消亡。

整首诗通过对木芙蓉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将其与古代宫廷生活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度过严寒后依然保有韵味的赞美。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东林寺贯休上人篆隶题诗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京别同年

一枝仙桂已攀援,归去烟涛浦口村。

虽恨别离还有意,槐花黄日出青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去扇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司马长卿

一自梁园失意回,无人知有掞天才。

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