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离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匆匆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感受,如同做梦一般,但又是如此真实,以至于难以入睡,只能通过不断的交谈来缓解内心的不安。
"莫道对床容易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这两句强调了离别的艰辛和时间的漫长,对床的共处看似平常,但实际上每一次分手都像是过了好多年,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重逢时机渺茫的担忧。
"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璧月圆。"
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难得的团聚机会的留恋之情。长亭中的荷花映照着淡淡的金色光辉,而在接下来的夜晚里,能与谁一起赏月呢?这份孤独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长久陪伴几位知己的渴望,但同时也感到这种愿望能否实现并不完全在自己手中,或许是命运所安排。在这里,"二三友"指的是几位亲近的朋友,而非特定的人数。
整首诗通过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团聚机会的不确定性,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杨万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意蕴悠长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