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答石秀才

幽轩返照可窗明,政用高谈答晚晴。

共听铜瓶秋雨急,不知石鼎晓云生。

清诗未读心先醉,别日无多梦已惊。

闻道乌衣盛文史,祇愁异姓后宗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幽静的书房夕阳映照,窗户明亮适合高谈阔论来回应傍晚的晴朗。
我们一起聆听铜瓶中急促的秋雨声,却浑然不觉石鼎上早晨云气的升起。
还未读到你的清丽诗篇,心已先被诗意陶醉,离别的日子虽不多,梦境中却已感到惊醒。
听说乌衣巷满是文人墨客,我只担心异姓之人日后会超越我们的家族和联盟。

注释

幽轩:幽静的书房。
返照:夕阳照射。
可:适合。
窗明:窗户明亮。
政:正。
用:用来。
高谈:高谈阔论。
答:回应。
晚晴:傍晚的晴朗。
共听:一起聆听。
铜瓶:铜制的水壶。
秋雨急:急促的秋雨。
石鼎:古代煮水煮药的器物。
晓云生:早晨的云气升起。
清诗:清丽的诗篇。
未读:还未读到。
心先醉:心先被陶醉。
别日:离别的日子。
梦已惊:梦境中感到惊醒。
闻道:听说。
乌衣:乌衣巷,古代南京的文化名区。
盛文史:满是文人墨客。
祇愁:只担心。
异姓:不同姓氏的人。
后宗盟:超越家族和联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祖谦的作品,颇具文人的风雅与忧虑。首句“幽轩返照可窗明”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书房中,阳光透过窗棂映照室内,营造出一种清净而又温馨的氛围。紧接着“政用高谈答晚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第三句“共听铜瓶秋雨急”与第四句“不知石鼎晓云生”共同描绘了一幅秋夜听雨的情景。铜瓶收藏着急促的秋雨声,而石鼎下方却是清晨迷雾未散之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清诗未读心先醉”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诗词的喜爱,以及在阅读之前就已经被美妙的情境所陶醉。紧接着“别日无多梦已惊”则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与梦想之间差距的惊觉。

最后两句“闻道乌衣盛文史,祇愁异姓后宗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英雄事迹的赞美,以及对自己身处异姓、担忧后世宗族命运的深深忧虑。这里的“乌衣”指的是古代武士的服饰,“文史”则是指文学和历史,而“异姓后宗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家族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国家、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6)

吕祖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叶丞相陈尚书游南园

乐事良辰古所难,三分春色一分宽。

润花雨过红裙湿,倚竹风斜翠袖寒。

自有南堂谁举白,可无东绢为施丹。

两翁醉墨曾题品,便作平泉草木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许著作挽章

清文丽藻百川增,窘步追随愧不能。

麟趾差肩台岌岌,雁飞联翼塔层层。

莼鲈归兴都门酒,薤露悲歌大隧灯。

独向梁间诵遗句,寒松衰菊绕崚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何叔京挽章二首(其二)

倾盖黄亭夜,翛然涧壑姿。

倚天唯直干,到地绝旁枝。

亹亹今何许,悠悠只自知。

寒碑卧风雨,千载有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何叔京挽章二首(其一)

濮州以谏死,何氏得其真。

天下中庸义,人间父子亲。

再传犹易简,小出复逡巡。

埋骨虽南土,倾心向北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