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十首(其三)

有客远方来,值此秋菊开。

貌古韵更古,人物疑无怀。

与我说竟日,意合无少乖。

我因问动止,略述渠所栖。

闻言惊叹久,隔此如云泥。

我有龙唇琴,愿公为调谐。

弹罢各一杯,宾主花间迷。

再拜再问公,兹去何时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友人来访,共赏秋菊,以琴会友的温馨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宾主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有客远方来,值此秋菊开”,开门见山地描述了友人的到来,正值秋菊盛开的季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貌古韵更古,人物疑无怀”两句,通过外貌与气质的描写,暗示了友人可能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物,让人联想到古代隐士的形象。

“与我说竟日,意合无少乖”表现了宾主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交谈了一整天,彼此心意相通,没有丝毫的不和谐。这种深厚的友谊,让诗人不禁询问起友人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闻言惊叹久,隔此如云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赞叹和感慨,感叹于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但并未因此产生隔阂,反而更加珍惜这份友谊。

最后,“我有龙唇琴,愿公为调谐。弹罢各一杯,宾主花间迷”展现了宾主之间以琴会友的情景,诗人愿意为友人弹奏一曲,随后各自举杯,沉浸在这份美好的时光中。这不仅是一次音乐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使得宾主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再拜再问公,兹去何时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何时再次相聚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以及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心灵寄托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十首(其四)

海天碧万里,三山落中隅。

云水隔千里,欲进无一涂。

扁舟不可泛,高车不可驱。

中有一仙翁,寿可千岁馀。

还入松脂林,结此丹霞居。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十首(其五)

取我一斗酒,对花斟酌之。

人生如转烛,为乐当及时。

不见古之人,念兹而在兹。

行藏各有分,奚为自怀疑。

从今至老死,冰霜善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陶饮酒十首(其六)

清流多乱石,白云满青山。

山中敛膝坐,竟日无一言。

醉来已失我,闲极忽忘年。

述以五字谣,取适非取传。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十首(其七)

大道自圆活,无情生有情。

四大且无我,何况世间名。

颓然秋菊下,把酒笑浮生。

醉来枕片石,宠辱了不惊。

茫茫宇宙内,无成还有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